在病患离开时,应当对整个环境如病患使用过的登记簿、笔和接触过的座椅消毒,也应时刻通知在诊所的其他病患,诊所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要求带好口罩、减少走动、保持安静、注意卫生等等。
能否顺利“共存”,不仅取决于“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更重要的是每位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主动防疫。
怎么弥补这些可能的防疫漏洞呢?以诊所为例,病人在注册时,问明病人的症状后,应决定是否要与其他病人分开等候。诊所出现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刻区分等候区域,保持社交距离,明确有类似于冠病症状的,可以让他们在室外等候区等。
我看完医生来到等候处,由于了解到有疑似病例在等候区,加上人较多,就问护士我要去诊所门外面等吗?护士小姐才意识到,可以去外面等。总体的感受是诊所在接待潜在病患时存在传播风险,也不够透明。
本文试图根据笔者近几个月在小贩中心、商场、社区诊所以及公共交通的观察,整理几点看法抛砖引玉,恳请读者一起思考、一起努力堵住防疫的漏洞,让这波疫情早日消退。这里先抛出观点,再举一些例子供读者参考。
是时候让每一位居民主动参与防疫了:一方面政策制定者要持续进行公众防疫知识教育,通过披露疫情详细数据、感染后的风险、民众防疫做法与责任等,来提高人们的抗疫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市民、诊所和商场以及巴刹的工作人员,除了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也要主动制定更加符合自身条件或者经营场所软硬件环境的“与病毒共存的安全举措”。
10月18日遇上一对父母带两个小孩前来问诊,我听到的对话是两位小孩确诊了,父母暂时安全。诊所接待这家人注册时,并未要求或安排与他人保持距离。
笔者也不止一次看到处理食物的工作人员或服务人员,将口罩拉至下巴以下。打包食物的收银员常常既要手拿勺子、叉子、筷子或者吸管,也要收钱,有时还难免碰到食物。
对于巴刹、超市、商场、公共交通等场所,笔者虽然也有建议,但篇幅有限,不便赘述。最关键的依旧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发挥社会责任心和积极主动抗疫。
然而,在大部分人接种了疫苗之后,人们开始觉得安全了,于是放松警惕,巴刹、商场、公共交通人潮涌动,人们开始不再遵守社交距离、开始聚会,不再那么注意卫生和戴好口罩。
新加坡当前最新一波的疫情,不仅让国内居民忧心忡忡,也引发国际社会、媒体和有关科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购物场所在人潮到来之后,也非常难保持社交距离和卫生清洁。一个常见的例子是,不少人在进入超市时,并不会用消毒液对双手进行消毒。明显的风险是,如果他是个感染者,摸了购物篮或者一些直接食用的水果,就有可能产生传播风险。
第三个观察是公共交通。由于出现过巴士转换站感染群和不少病例,在当前德尔塔病毒快速传染之际,确保公共交通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第二个观察对象是诊所。笔者不巧最近两次去诊所都遇到冠病患者也在诊所内。第一次于9月15日与患者擦肩而过,因为诊所空间较小,相对封闭,偶然听到护士之间交谈才得知。笔者问护士,护士却不置可否,并不明确告诉我刚刚离开的是确诊患者,也未见对任何患者可能接触过的物品消毒。当时难免内心有些惶恐。
笔者认为,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早期“清零”的防疫策略转向“与冠病共存”之后,社会的每一个分子必须共担防疫的社会责任,每个个体既要对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也要对社区其他人的健康有责任心。而当前最大的防疫漏洞就是,人们对疫情防控的措施开始松懈了。
人们感到焦虑的核心问题是,新加坡作为抗疫优等生,疫苗接种率超过84%,且疫苗主要为辉瑞(Pfizer)和莫德纳(Moderna),为何在严格防疫政策之下,依旧出现如此多的感染病例?如何能让疫情拐点早日到来、人们过上正常的生活呢?
第一个观察是在巴刹和购物场所。笔者住在市区,每天得到住家附近的几个巴刹以及购物中心购买食物和必需品,人挤人的场景几乎每日可见。一些食客或购物者对社交安全距离没有意识,人潮一多,加上空间有限,安全距离就几乎不存在了。
疫情暴发早期,人们由于不了解病毒的特性,看到世界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自然感到紧张并谨慎防范,出入任何公共场所都谨防被感染,且尽可能不去人多地方、不聚会。
笔者近期搭乘地铁和公交车发现,人潮跟疫情前相差无几,乘客肩并肩坐在一起,不时有人打电话或者互相交谈,尽管车厢有提示大家不要这么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过去一年多来,民众高度依赖政府的防疫措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旨在“清零”的阶段,民众迫于染疫威胁和违反防疫规则的处罚,被动戴口罩、减少社交以及外出频率。然而来到当前的“共存”阶段之后,如果仍然延续被动的心态,则远远不足以使疫情“拐点”早日到来,尽快过上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