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精心制作的鱼丸,揑出了两代人传统的手艺和传送出的美意。母亲在84岁时过世,“三嫂”一生透过巧手好厨艺,裹着亲情来做菜,表达了她对儿孙亲友的关爱。可见,叫人回味不已的家庭佳肴,岂只是为了填充肚腹!
母亲喜爱煮家乡菜,最令儿女不能忘怀的,就是她选取上好的鲛鱼,以手搅拌出来的鱼丸。她的绝艺,是在每颗洒满葱花的圆圆“鱼旦”边上,用刀轻轻地刮两下,便出现了寿桃形的鱼丸。她把鱼丸放在水中煮透,香气从锅里浮漫出来。我们幼年时的鼻子特别灵敏,嗅到味儿,就急不及待地守在厨房旁。
“三嫂”掌厨30年后,家中出现了另一位嫂子;随着敬茶,派发婚嫁红包,我的妻子便被家人冠以大嫂的称谓。两位嫂子的作风很相近,她们都喜欢亲手煮菜,钟情穿着传统华服的高领口长衫和短衫,爱戴玉手镯,而且话缘投契。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位老少嫂子都是肖鼠。我生性怕鼠,却自出母胎,以后为人夫君,都跟两位属鼠的母亲和妻子常常在一起,直到今年5月的母亲节后家母离世。
每年农历新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花灯节,“三嫂”便会端出菜茶,她把花生、芝麻、炒米通、菜蔬搀着碎猪肉,混落在那盛着煮过数小时滚滚猪骨汤的大碗里,一碗一碗富有古早味的乳白汤肴,薰香馥味袭人。
(作者是视觉艺术工作者/澳洲NAVA视觉艺术家协会专业会员)
当锅盖打开,大伙儿好像倒数迎新岁,三二一到,便雀跃地挤上前把鱼丸分了。味蕾尝着,自然地喊出“哗”的叫声,大家都感受到鱼丸爽口的魅力。鱼肉香美的滋味,藏在牙缝间,不断地撩人去争着吃。
五湖四海
叫人回味不已的家庭佳肴,岂只是为了填充肚腹!
坐落在新加坡厦门街,有82年历史的瑞记菜馆总店,2021年5月30日下午结业了。我们一家曾在瑞记附近居住,每当从旁走过,总看到瑞记悬挂着的另一个偌大招牌,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家嫂”。
雪泥留鸿爪,三位“家嫂”让人感到亲切和友善。盼望这样美好的家风,不只活在家庭与企业中,还在社会里的每一个角落崭露出来,让人人在温馨和谐的爱中成长,把这家风代代传承下去!
瑞记在厦门街的总店收了,尔后慕名来的,仍然可以到他们的分店,再续食缘。瑞记“家嫂”菜馆经营至今,几代人为了把这事业办成功,老板和员工犹如一家人,相处融洽;送汤递菜,如臂使指。“家嫂”用心来制作的广东鱼头米粉汤,成了一方的菜式,赢得了许多飨客的赞赏。客人进来坐下,喊一声“家嫂”,人情和味道便自然地流出来了!
今年的母亲节,“三嫂”卧病医院,为免打扰她,因此没有办庆祝。记得去年的母亲节,母亲刚动过手术,在家休养,整个社会在防御冠病疫情的扩散,家人都警觉,不能为体弱的母亲进行群聚庆贺。
乡亲捧着大碗,不停地添食,大家都赞不绝口;吃完后便引颈期待,明年佳节早来再捧碗!这一切,如今想起来,除了让人垂涎乐道的美食;其实,还夹杂着我妈的爱心和乡情,令人难忘!
家嫂是瑞记的别名,因为店里的一名女员工,招呼顾客的态度十分之友善,大家都很喜欢她。于是,常来捧场的客人,便索性用上亲暱的“家嫂”二字,来称呼这祖孙三代经营的老字号菜馆了。
“家嫂”两字是广府话,是家中亲人对嫂子的尊称。嫂子这个词,在我小时候的生活里,很早便出现;我爸在家中排行老三,每当他的弟弟(就是我的叔叔)看见我母亲时,便称呼她为“三嫂”。
于是,长媳“大嫂”便预备了一大盘用手搓成的家乡“鱼旦”送给母亲,数十颗鱼丸被17颗红心围绕著。这些大小的心,都是从红萝卜雕塑出来,代表了17个身在海内外的儿孙。母亲尝到她一生爱做的美食,也感受到在疫情的困顿中,各地亲人仍然相伴在侧,给予她一份暖和的家庭关怀。“三嫂”吃着,喜孜孜地收下了儿孙的心意。
除此以外,“三嫂”懂得做客家擂茶、传统小吃茶粿、精炒的芝麻糊、粟子炆鸡、暖和的炖蛋、滑蛋牛肉饭,以及各样美味的时节年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