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深陷越战泥沼,最后从越南撤退。系教官总结说,美国人的失败,在于他们“错把主观当客观”和自以为是的盲点。一个人或组织,倘若对事情的主观认知和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落差视若无睹,做出错误决策就在所难免了。主观和客观的落差越大,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也就错得越离谱,导致失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反观越南人,从小在那些乡野环境中成长,具备了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成长所形成的免疫力。越南士兵可以藏在树林一个角落,一个小时都不动,一旦发现美国士兵走过,看准时机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美军给“割喉”了。越南人善于打游击战和挖地道,可以在美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从地上“蹦”出来,给美军措手不及的致命打击。
笔者属立国一代,早年在台湾接受大学教育。有一回在大一上军训课时,教官说了一个1960年代美国决定出兵越南的案例。当时的美国人认为,他们拥有世界上第一流且训练有素的官兵、最先进的武器和军事配备以及首屈一指的后勤补给系统,没有理由打不赢他们眼中的“越南穷小子”。
再者,美国的年轻士兵觉得打仗是大人决定的事,可是上战场当炮灰的却是年轻的他们。因此,也就有了1960年代末美国年轻人反越战及“嬉皮士”的产生。反观越南人,对他们来说,抵御美国人的侵犯,是保家卫国、寸土必争的使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美军和越共游击队的战斗意愿和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斗的意愿、士气和目标,往往决定对搏双方的成败。
忘了在哪一本著作看到作者说,美国人的盲点,在于他们认为过去美国的辉煌成就,造就了美国人的优越感,认为他们成功的思维和模式可以永续经营下去。然而,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时代和环境都在改变,过去的成功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继续取得成就。
然而,美军到了越南(当时的南越),才慢慢体验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事。越南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雨季,田野树林在雨季都成了沼泽,那是蚊虫和各类昆虫滋生及传染疾病的温床。美军有些水土不服,又没有因在当地成长而对疾病形成的免疫力,所以伤风感冒是常有的事,这降低了美军的战斗力。
《联合早报》在6月9日发表的社论《扩展公共空间促进种族和谐》,引起本地200多名学者联署公开信表达失望之意,并希望早报回应。6月15日,早报在本地新闻第五版及言论版作出回应说:“有学者以起源于美国1970年代的CRT框架,来解释本地的种族课题,因而批判本报轻忽了新加坡所存在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种族主义’……”,这是否也是一种用“美国1970年代的CRT(批判性种族理论)框架”的主观意愿,来评价2021年“发生在新加坡的种族课题”的客观事实呢?
作者是本地私立学院兼职讲师
战略管理有一个指导原则:当过去的思维和模式不再能适应今天的环境,那就是不合时宜,必须改弦易辙或废弃。倘若依然故我地让过时的“主观”延续下去,错误判断导致的严重后果就屡见不鲜了。
错把主观当客观,尤其是当时空的差异巨大,导致认知的误判,涉及的问题又是高度敏感的种族和宗教,后果是不容小觑的。新加坡国民有必要冷静和理性地思考,珍惜这些年来如履薄冰地维护、得来不易的宗教和种族和谐。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外国的月亮未必永远地比家乡的圆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