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微博热搜的“28岁退休”的郭宇,其本科专业也并不是计算机。他的电脑编程知识都是自学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计算机行业取得卓越成就,他也因此提前收获了“财务自由”的生活。
中国人至今仍对名校和“好”专业推崇至极。能进入名校和好专业,当然在毕业时会有很多很好的选择,例如进入大公司或国企等。但在中国今天发育完善的市场化环境里,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提供给不同的人。
很多年轻人纠结于选择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还是选择市场化竞争的工作。体制内意味着稳定和保障,但同时工资也不会太高,不会高过市场化的工资。当然体制内工资也不应该高于体制外,因为如此一来,所有人都会追求体制内的工作。对于中国内陆省份地区的年轻人追求体制内的工作,似乎也不应过于苛责。
每年高考季最是拨动中国人的心弦。孩子考了多少分,读了哪所高校,选了什么专业,每每能成为家长的话题热点。当然,高考以及年轻人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一个公共话题,是值得严肃讨论的。
年轻人的选择难题还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选择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不应该选择追求精神生活,而应该去读金融、法律等将来能赚大钱的专业。这些言论隐含了中国近40年来的价值取向:先追求物质富足,再追求精神生活,甚至精神生活本身在物质追求面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多元并不是说要鼓励大家都抛开已有工作,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心里的梦想。在多元化的时代,市场和体制都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机会,很难说谁好谁坏。每个人的禀赋追求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作者是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以笔者的高中和大学同学为例,虽然他们并非出身于显赫的高校以及热门专业,但事隔多年回看,他们中有成为高校教授的,有做了老板的,还有成为大公司高管的。
老话说得好,事在人为。中国广阔的市场还是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成功的机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所选定的领域把自己做到最好,就没有理由得不到好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一个署名潘晓的曾经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的长信中发出感慨,“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今天的年轻人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感慨了,但他们也会面对新的问题:“人生的路口越来越多了,应该怎么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选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恰巧碰上有“选择困难症”的人,那就更难作出决定了。
任何选择都应该从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出发。最终,也许年轻人会明白这样一个哲理:人是自由的,而要实现自己的自由,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自由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020年中国有874万大学毕业生。今天的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和家长仍执着于名校和好专业,是否有不合时宜之嫌?
因为在这些地方,市场环境发育并不充分,市场化竞争工作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可能都难以保证,反而是体制内的工作能提供一份中产体面的生活。在沿海地区,市场化竞争已成常态,追寻梦想的年轻人仍有机会在这里实现梦想。就算实现不了,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也是青春应有的态度。
中国的社会变得更多元了吗?是的,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多元,既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可能决定下一个时代的走向。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灵活就业,开创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就业途径。从事游戏行业,从事快递业,下乡创业,自主开店,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是,中国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年轻人也可以不去追求过多财富,而选择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再说,正如网友所指出的,北大考古系也不意味着清贫,体制内的工作是足以保障中产生活的。有人愿意在市场中赚取大钱,有人乐意在精神世界里追求自己的快乐,同时也有一份稳定工作和生活。年轻人这种多元的人生取向,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