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塔楼底层供奉三官或三元大帝,即道教尊奉的尧舜禹三位建功天神,特指祭天地水的礼仪,象征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它们历经六次重大“移山填海”工程及市区重建的设立,受到不可逆转急速变化的破坏,代表新加坡海峡狮城港开埠系列建筑群和原古海岸景观的特殊范例,展示在人类已消失的帆船时代,巫华印民族汲水居住、祈祷立庙设冢使用地、贸易通商地及利用海湾环境移山填海发展商港,并嫁接轮船时代来临,独特及特殊传统生活区的见证。

这座狮城最早期开埠时期的玉皇宫的修建,让华裔移民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庆德楼翻新竣工及欢庆玉皇宫成立,等于是庆德庆生,为新加坡核心古海岸系列宗教古迹增添灿烂的光华。

莱佛士登陆与苏丹胡赛因签订建立贸易站后,海唇福德祠、应和会馆(原祀关公)、粤海清庙、纳哥圣殿、庆德会、天福宫及阿尔阿布拉回教堂,成为莱佛士市区规划(Raffles Town Plan)中唐人甘榜(Chinese Campong)以东方建筑为主的宗教古迹区。

天福宫及庆德会早在1973年被列为首批八大国家古迹,但其实两者业主不一。庆德楼只限对会员开放,长期关闭,业主资源萎缩,缺乏翻新,以致于2009年独立鉴定为国家古迹加以保护。

庆德会由36位马六甲土生福建家族成立,选举会主一人及谋事、参议等职员。入会须缴付100元救济基金,会员资格仅限创始人后裔,服务对象则包括家庭成员,不分姓氏,如遇某会员逝世或遭遇不测,其他会员须援助其家属,直至其子女成年自立。创会成员中有16位参与恒山亭的成立,及多位成员参与天福宫/崇文阁的建设管理。

文学与社科研究会主席兼新加坡文化遗产组组长

有如广州三元宫一样,新加坡玉皇宫的三官大帝,不仅代表中华古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而且代表崇拜天地水在原天然帆船停泊处——直落亚逸滨海水湾(Telok是海湾,Ayer是水)岸边汲水地落地生根,独特见证新加坡多元民族宗教和谐并存,成为和平教育的典范。

2020年7月27日,耸立在直落亚逸街天福宫左侧的新加坡玉皇宫(原庆德楼),隆重举行《受禄于天——走进新加坡玉皇宫》出版及面薄同步直播仪式。

道协接管庆德楼翻新为玉皇宫,独特凸显道教贵和尚柔,一方面传承华社社稷文教基石;另一方面成为多元种族、宗教与文化和谐相处,并相互交流影响的见证,突出代表人类和睦相处及宗教包忍的范例。

这促使庆德会与道协达致协议,一座集山门、匾牌、亭塔底层供奉三官大帝和塔楼供奉玉皇上帝,及后院供奉祖先的漳泉风格宗祠建筑物,得到全面保护,并将延续在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清明及冬至祭祀祖先、三官大帝及玉帝的传统。

值得赞誉的是,2009年11月11日古迹保留署宪报保留庆德会为国家古迹之前,该署在2008年就开始监督勘察古迹翻新及支持翻新工程,确保庆德楼继续为传统道教礼仪使用地,并要求古迹对外开放。

据道协会长李至旺道长反映,因缘于《联合早报》林妙娜报道:让他开始接触庆德会前会长蔡善启等理事,协商接管事宜;共筹集约400万元工程经费,完成抢救国家古迹的工程。

塔楼上供奉玉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唐代诗人白居易《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玉帝尊号始于宋徽宗政和六年,居玉清宫统领三界十方内外神佛仙圣。道教名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众神领袖玉帝沉寂上百年后重现,彰显尊道贵德的因缘。

本书出版除了纪念188年前成立的庆德会,也庆祝玉皇宫开宫五周年纪念。庆德会是土生华人最早的互助会,它与恒山亭福德祠(1827年)及天福宫(1837年-1842年)的成立息息相关,为闽南漳泉移民星洲的先驱组织。庆德会原址地契于1831年获得,比隔邻天福宫地契来得早。庆德楼建筑造型及建材,与1848年建成的崇文阁完全雷同,可见建于天福宫两则的两座具山门及八卦亭塔楼建筑物的完成日期应该相近。

作者是南洋大学校友学术会副会长

庆德楼年久失修,面对坍塌风险。新加坡道教协会在2010年3月31日获得庆德会理事同意,以象征性费用转让,并于当年12月28日得到当局批准,正式易名为“新加坡玉皇宫”。道协经过五年的抢救周折,在2015年完成国家古迹的翻新保护及举行开光庆典。

由新加坡道教协会出版、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主编的《受禄于天》,其出版意义重大;内容分四个章节:“吾道其南”阐述新加坡道教史、“受禄于天”庆德楼的渊源、“古迹新颜”玉皇宫的修复及“回顾前尘”等。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特别撰写《新加坡道教的跨文化力量》尤为出色,增添时代新意。

如今,祠堂保留刻写开埠先贤杨金水、徐钦元、陈有郎及洪俊成等共35名“桃园结义兄弟”的碑文。可见,庆德楼意义非凡,代表与天福宫、崇文阁连成一气,为东南亚独一无二的中国南方传统庙宇建筑典范,成为市区重建局“唐人街历史分区”(Chinatown Historic District)核心地标,并见证团结福建华裔移民和福建会馆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