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采访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状元”短短几句话揭开了如今高考的痛点: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距,让高考考生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实际上在近几年,农村地区考生放弃高考的现象并不鲜见。

教育改革措施为何无法触及本质问题,是值得更加深度讨论的另一课题。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来讲,建立学习型社会以及推进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也十分重要,这可以弱化高考作为“独木桥”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不妨参考新加坡的做法:政府通过对终身学习补贴来鼓励国民接受继续教育,同时也鼓励用人单位认可通过不同路径学习的人才。由此,高考不再是“一枝独秀”,而仅仅是众多途径中的一种选择,全民高考的热潮就会渐渐消退。

而在社交平台上,高考更成为大家一种情绪共鸣的连接,对于不同年代的人,高考是一次共同的集体回忆。

毕竟,高考虽只有两天时间,但背后需要投入的教育资源却十分巨大,很多农村家庭根本无力承受。对于更多处于“夹心层”的家庭来说,纵然教育资源差距巨大,高考仍然是往更高社会阶层上流的可能渠道,而要弥补这样的资源鸿沟,这些家庭不得不全家动员。

然而,即使“全民高考”的盛况每年皆现,高考在缩小贫富差距,减少阶层固化上的作用却越来越微弱。去年的文科状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毫不讳言自己因为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享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他还坦承身为外交官的父母,为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考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国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以及不均。政府财政预算报告在教育板块的投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但在近20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却缺乏制度性的措施来改善分配不均的问题,包括取消加分政策这样的“重磅措施”,从本质上也并未触及资源不均。

作为大多数家庭都参与过或即将参与的重大考试,每年的考试趋势、改革措施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同时,因高考牵涉到的教育资源问题,也会引发更广泛的多层面社会讨论。从官方新闻的宣传来看,着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和公平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它也显示着一种态度,即:对那些抱怨机会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等问题的民众来说,高考这扇命运之门仍为他们敞开。

同时,也是在暗示即使环境不公平,“你们仍然有选择”,不至于积压过多的民怨。另外,中国人对高考的认同和重视还有一个原因是,对终身学习的接受度不高。这造成在很多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把大学(本科)视为系统学习的最后一道里程碑,也导致人们默认“一考定终身”的说法。据北京某高校的调查显示,即使在本科以后继续接受教育,其参与的时间也远远低于本科时期。

为什么高考在中国受到如此重视?一方面,是情结因素,尤其77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被几代人视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另一方面则是现实因素,高考发展到今天,仍然是许多考生改变人生道路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如某中学在几年前的高考季打出的“励志”横幅一样: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作者任职于隆道研究院)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会议上,中国教育部部长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这项禁令颇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如何宣传只是表面文章,关键还是在于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