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党大会上修改中国国家目标的时间表,将以往的在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一目标提前了15年,预计在2035年实现,在到2050年的15年中,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宣言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因政府反复实施低效率的投资,负债累计上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的损失日益增大。虽然取消了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也没能有效让出生率回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很难避开少子老龄化难题来袭的命运。具有如此大难题的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会有多大的困难,就算是在习近平政权圈内的人也会心知肚明。

在此状况下,又出现了可谓晴天霹雳的新闻,就是中国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修宪让并非通过选举上任的习近平,终身坐在最高权力的位置成为可能。这不仅给中国国内带来冲击,也让世界感到震撼。

在对中欧经济关系上,欧洲认为“条件不公平”,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的野心表示警惕的呼声在不断高涨。回顾三年前欧洲各国期待强化和中国的经济关系,犹如雪崩一样参加亚投行(AIIB)的情景,再看今日欧洲的态度变化比美国更甚。

这个目标给人的印象是具有在2035年GDP超过美国,2050年在军事和软实力上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野心。

欧美各国对华的看法急剧尖锐起来。在对华贸易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中国不算意外,但在外交和安保问题上,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美国各方面都提高了对华的警惕性。

(作者是日本现代中国研究者)

尽管如此,高举勉强的国家目标,是想呼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维持共产党强大统治有其必要性和正统性。

今年习近平政府要对金融界施加压力,说不定是针对在业界具有强大影响力且表示不服的太子党。仿佛回到“帝制”般的修宪,或许是为了震慑太子党,彰显“习近平已不再是你的同学或后辈”。

但是,习近平的权力和权威升级后,亲信和下属是否会犹豫要不要将坏消息汇报给他呢?如果无法上达,这样的独裁模式会带来弊端,习近平自己就会成为通往他心中的理想中国道路的障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修订了国家目标和前不久修改宪法,并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加速了欧美对华态度的变化。

在这之前,西方国家曾期待,“接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支援改革开放的话,中国可以发展民主化进程,有望在政治体制上也接近西方”,但我们这样的期待被彻底辜负了,中国明确表示“不会这样”。欧美国家感到惶恐不安的是,中国这个和自己不同体制的国家在剑指世界第一。

但是,关于中国新的国家目标和宪法的修改一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很难想象美中的地位会出现逆转,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今后会增大却是毋庸置疑。因此,中国将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今后让世界更加寝食难安。

现在西方出现对华论调的恶化也许有误解之嫌,但尽管如此问题也是非常严重。以往在国外出现这样的情形时,多数敲响警钟的报告会发到元首那里。

并且,取消主席任期限制,并非就意味着习近平一定终身任主席。最近习近平不断地被指出有强化权力之嫌,反过来可以看出这是习近平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实现统治整个国家的焦躁表现。外交和安保方面的实力虽然加强了,但经济方面反对改革的势力依然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