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亚洲国家来说,重新学习使用脚踏车所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正是公共交通业的一大挑战。因为若要共享脚踏车不仅是消闲或健身工具,而是每天的代步工具或公共交通的重要一环,亚洲各国的规划官员得要重新学习,参考欧洲的做法是可行之道。
新加坡政府和市镇理事会加设停泊位只是第一步,陆路交通管理局如何画出脚踏车用的行车线,甚至交通灯号,如何教育道路使用者,例如大型车辆司机应对路面上的脚踏车,甚至将共享脚踏车租金与地铁、巴士等的车资结合计算,或允许脚踏车上部分地铁列车,以方便脚踏车使用者等,这方面有一大堆问题得要处理。
也因偷车太容易,共享脚踏车公司摆太多脚踏车于同一处,风险也很高,所以通常一个停泊点,只会放几部,而不会放一堆,还须留空位给租用者归还脚踏车之用。
热点话题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德国已广泛使用脚踏车。当时燃油价格太高,使用汽车成本太贵,不如返璞归真用脚踏车;加上廉宜的公共交通服务,尽量让汽车不进市中心,脚踏车就一直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所居住的城市杜塞尔多夫,是马赛地商用汽车生产基地,但车厂不少员工都是用脚踏车上班。
当然,欧洲脚踏车偷窃严重,使用者不敢在街上乱放。在德国,选择泊位不慎,运气欠佳,或选择的锁不够强,都会令心爱的脚踏车在办完事后不翼而飞。由于要找出行踪很难,所以脚踏车窃案破案率很低,向警方举报也只是向保险公司索偿的例行公事,令人感到十分之无奈。笔者就曾在杜塞尔多夫火车总站附近市政府办公室交点文件后,发现用300欧元买回来,里程刚满100公里的脚踏车不翼而飞。
欧洲各国对此累积了很多经验,旅客可以骑着脚踏车,从杜塞尔多夫出发到汉堡,甚至到邻国荷兰阿姆斯特丹而从容不迫,因为火车上已经为他们预备各类设施,一家大小都可以骑脚踏车。
共享脚踏车在全世界迅速兴起,在德国更是公共交通的必要部分,在市区用脚踏车的人比开私家车的人来得多。德铁(Deutsche Bahn)、福特汽车等公司都在共享脚踏车市场插一脚。因停泊位已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德国很少出现共享脚踏车为患的现象。
由于德国市区道路有完整的脚踏车使用配套,包括专用道路,几乎热门地点都有停泊处,例如百货公司或火车总站外。不过因偷窃问题存在,有些地点甚至收费;保安良好的停车场,有专用电子匙卡出入,脚踏车车主不用担心自己的铁马被偷。
作者是英籍华裔时事评论员
减少国民痴肥或患上心脏病风险,脚踏车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要将脚踏车变成整个公共交通网络的一部分,其他基建必须跟上和配合。
现居德国
以欧洲的经验,共享脚踏车值得推广,除了减少碳排放及废气问题,也减轻超短途旅客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某种程度上,脚踏车也可以减少对道路的需求,因为脚踏车可以在人行道上并行,甚至在公园里都可以成为道路网的一部分。由于骑士一般都爱横越公园前进,以往要拆掉公园来解决汽车交通问题,现在就不用了。有些短途货物运送或邮差派信,其实也没有必要用轻型货车,用脚踏车可能更快而灵活;在德国用脚踏车送货就很普遍。
很多城市共享脚踏车为患,真正问题是相关基建配套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买脚踏车很容易,但找地方停泊就很难,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欧洲共享脚踏车井井有条,但在亚洲无论在香港还是在新加坡,都出了乱子,原因就在此。荷兰、德国脚踏车的良好发展,是有了几十年的使用经验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