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教授后来在自己的面簿上说:“张妙阳的演讲与朗诵非常精彩,他的声音就是音乐,有丰富深厚的表情,昂扬如凤凰。”张先生也回应说:本色是包涵着你我的魅力,才情、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语言及文学,音乐及戏剧修养,对自身及别人冷静乐观的观点,童心,从容,松弛,不加雕琢,不做作的个性,以及骨子里蕴藏着的独来独往。
作为一个艺术家,追求自己骨子里、内心深处所向往的东西,此时他是孤单的,但是他却说:孤独,是学艺术的人与做艺术的人一个特殊奖赏。上天借着孤独,让孤独的人拥有享受自我的丰富快感。他这样评价自己:文章与艺术越简易越妙;真正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是简简单单的文字与声音,在返璞归真里,焕发人生的无奈与缺憾,淳良与亮光。
张妙阳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就读过新加坡工商小学、立化中学;岁月流逝,四十多年恍惚间,终于在10月15日国家图书馆的演讲厅里,与家乡的父老乡亲见面了。
张妙阳先生在香港凤凰卫视的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五,周五便会立刻跟随着电波飞往中国大陆或台湾,或韩国等各地高校,为喜爱播音朗诵艺术的莘莘学子上课。目前张先生已经桃李满天下,可唯独到新加坡讲座是第一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个游子对自己家乡的那份眷恋、那份挚爱、那份不舍不弃,有时像缠绵的梦一般萦绕脑际,让人不敢轻易去触碰。在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中文系以及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的联合邀请下,张妙阳先生才有了此次归乡讲座之旅。
随着音乐响起,张妙阳先生朗诵《你的名字》《我爱这土地》《再别康桥》《将进酒》等诗篇,讲座最后他特别朗诵了由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游俊豪教授创作的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手机》,“此后就很难联络,不是不能,而是那种不存在的存在……”在现场听讲座的游教授眼含热泪,上台与张先生紧紧拥抱,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这种执拗,注定了张妙阳先生对语言的洁癖。每次演讲前,他会再亲自提醒所有的观众把手机关闭或者调成静音,他说:正在我忘情地朗诵徐志摩的诗,“轻轻地我走了”此时,“叮铃铃……”手机铃声大作,这简直是灭顶之灾呀!所以大家要尊重语言,尊重诗歌,尊重朗诵者。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16楼的环形演讲厅里座无虚席,很多观众竟然站着听完了张妙阳老师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他讲述了自己小的时候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对华语和英语语言的喜爱与语音标准化的坚持。因为这种执着、坚持,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他毫不避讳的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叛逆,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天开始,老师点名:“张(脏)妙(谬)阳”,三个字叫错了两个,我就是不应答,因为她说错了我的名字,直到老师承认只对了一个字,我才答:到。
张妙阳先生的头衔很多,最让他为之骄傲的,是许多一线大学播音系的客座教授这一称谓。在张先生即将出版的《妙言录》里曾说:“师者,倒不必是学生们的神台上的虚无楷模。为师者,要在某些技术领域,某些学术学问,某些艺术涵养上,有料儿,有本事,有见地,有视野,有观点,有风格,有激情。有凡人心,有人味儿,有癫狂,有不完美。”这段话讲得朴实无华,比很多大道理更容易深入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张先生会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每个周末都做空中飞人的原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张先生缓缓地用一首唐朝诗人贺知章的诗作,表达自己当下的情感。“声音就是美妙的音乐,您听懂了吗?”张先生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这充满真情实感的朗诵声,不仅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让讲座现场的所有观众为之动容。
“您正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国家,打开电视,当听到这个敦实磁性,充满了“人味儿”的声音,仿佛有一种回家感觉。他就是来自新加坡的凤凰卫视播音指导、凤凰台声——张妙阳先生。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