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宗方济各在访问新加坡时,赞扬新加坡的成就和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不忘提醒照顾处在边缘的人,“直至所有新加坡人都能充分地从中受益”。可见,不同宗教教义不同,但针对社会不幸群体的悲悯之心一样,希望人们对他人,特别是有需要的一群给予关爱。

人类最大智慧就是能拯救自己,培育个人与社会的智与悲,善用个人与社会的智与悲,用与育相互滋长,人人理应过上幸福的生活。

居士林90周年大庆,举办系列弘法讲座,我有缘聆听济群法师的“心灵创造幸福”。法师以接纳逆境开题,以五福界定何为幸福立题,以广种福田入手导入“心灵乃幸福之源”,法理明晰,循循善诱。

先懂得一点诸行无常的道理,比如中学物理老师所教,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不难明白小学考第一,中学不一定考第一;中学被老师捧着,大学也许没人理你;在家被当成宝,到了公司可能得看人脸色。了解变化,面对变迁,接受变是永恒的事实。情况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不顺可以变顺,顺可能变得不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就是智对人生。

树立一点关心关怀关爱的意识。关心就是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有所注意,用眼用心看真实的世界,在外面走动时,把目光从手机移开,短暂享受一下一花一木。关怀就是和身边亲人朋友交流。关爱并不须要天天做慈善。此时此刻世上必有比你更不幸的人,你的一句问候,一点安慰,可能助他们早一步走出泥潭。

认同是找到事件发生的合理原因,放下是减负前行。一次挫折就像一块砖头,每块半公斤,一年10块,20年就是100公斤。绑着100公斤,如何继续走?

不久前报章报道新加坡援人机构的年度统计数据,去年有322人自杀。自杀原因可能很多,最后必定是无法承受继续生存的痛苦,想必是日积月累的沉重。如果学会接纳的智慧,不让苦痛累积,总有一条生路。令人更加心疼的是,这些逝去的生命不少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应付逆境经验尚浅,倘能学得一些接纳的心态,必然会有人渡过劫难。

本地民间组织“心理健康关乎你我”历时一年,推出预防自杀的九项倡议,无疑是国民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关怀的一大善举;是集社会智慧来慈悲关注社会中特殊的一群;是善用人生的智与悲的一个群体样板。

俗语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如纠缠于斯,心何其累!所以接纳是理解、认同、放下,是智。理解是第一步,当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时,爱抱怨的人挂在嘴边的是:为什么落在我头上,这不公平,我要气炸了。一味放纵心里的烦恼,任其步步进逼,把痛苦放大。智者想的是:好吧,这是射伤我皮肉的第一枝毒箭,我得把它拔出来,把伤口包好,以防感染或者更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