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物价的前提必须是“苹果对苹果”,同一基准的比较才有意义。同一家公司生产同样品牌的巧克力,因产地不同,售价也会不同,更何况是具有活性的新鲜蔬菜。新鲜蔬菜的价格取决于供应与需求、产地、新鲜度、质地、修剪度、批发或零售,固定包装或让顾客精挑的方式出售等等不同因素。

总而言之,外行人在做价格比对时,对因为经营理念和模式的不同,导致蔬菜零售价的差异,应事先有所了解,避免误导消费者。

超市最关注的莫过于供应的价格,一味要求廉价进货,但对蔬菜的品质要求,因为货量大,也不会去逐一精挑细选。反之,在湿巴刹营业的摊主,除了非常关注新鲜度,对蔬菜的品质也要求最佳的等级,并不会一味压低成本价格。

本地超市的蔬菜,几乎都以预先包装好的形式出售,尤其是叶菜。可供顾客挑选的散装蔬菜,也只是少数几种根、茎、藤类的蔬菜,同时也几乎不作任何修剪。反观在湿巴刹售卖的新鲜蔬菜,大都经过摊主细心的筛选和修饰,以散装售卖,一颗一颗、一束一束地让顾客精挑细选,售价当然会比较贵些。习惯在湿巴刹买菜的家庭主妇,心里最清楚什么是物有所值。

《海峡时报》1月19日刊登了一篇有关职总平价超市所出售的应季海鲜与蔬菜的价格,同湿巴刹价格比对的报道,对广大消费群是有误导性的,同时对湿巴刹的摊主而言也有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