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经营娘惹艺术已经五年多,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娘惹文化是本土特色文化,所以做这方面的研究和买卖的人不少,比如说娘惹服,加东一带的一些店铺就经营了好几代人。所以,我这五年只是沧海一粟。

这五年来,在小印度经营的店铺从娘惹油画到精品服装,乃至饰品和别出心裁的娘惹婚庆演绎与特色展览,花了我们不少心血。其中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就是在英国最高专员公署的一个英联邦纪念日上,我们展出以环保为主题、设计师用瑞士有机棉薄纱布料做成的特色娘惹服,受到与会各界人士的注目。活动照片被刊登在英国最高专员公署官网上,特别是大家在讨论和交流娘惹艺术的心得时,找到了知音。

所以,我认为文化归属感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传统和语言,如果我们更深一步去思考,它是包容、是理解、是热情,也是一种为在新加坡创造更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寻求进步而凝聚的心声,或是内心深处的一首歌,无论你从哪里来。

前几天和朋友国庆聚餐,聊起文化归属感的问题。朋友是土生华人的后代,自然为峇峇娘惹文化感到自豪,而且他特别希望儿女和子孙后辈把这传统传承下去。我问他,对不是土生华人,却对娘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呢?朋友说,与土生华人相比,他更敬佩刻苦学习和吸收接纳不同文化如峇峇娘惹文化的人。因为这不仅能使有关文化更丰富且有生命力和传播力,而这种敢于突破自我,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最难得的。突然间,我觉得有人终于理解了我的想法。

那为什么又说时间长呢?因为在本地,大多是本地或东南亚的人做这方面的买卖,它需要一定的本土及区域知识,而且所涉及的习俗也特别多。我来自浙江温州,我们古老的瓯越文化中并没有娘惹文化,所以半路出家学习娘惹文化,并坚持在本地店屋经营五年,已不是一般人愿意走的路,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