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 王梅凤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基石。英语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是社会工作语言,也是各种族之间共同的沟通语言。华文是新加坡华人的身份标记,是传承华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新加坡华人与世界各地华语使用者交流的重要工具。实现双语教育目标,培养双语人才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

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我们也关注学生“怎么学”和“用什么学”,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上不遗余力,积极探索。教材的开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不断地优化教材,与教师们一起深耕教学,在落实“乐学善用”的道路上努力创新,砥砺前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加坡学生的家庭用语和社会语言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文的教与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诸位贤达的讨论文章中,关于母语环境的式微是一个焦点。然而,众所周知,母语学习和应用的环境不仅仅限于校园。因此,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如何在以英文为主要沟通语言的大环境下,让我们的孩子学好华文,爱上华文,不仅需要教育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联合早报·交流站》最近刊登了几位读者的来函,题目分别为《可在小学用华语学习别科》《学不好华文不能怪课本和教师》《提高华文水平人人有责》《华文课枯燥不全因背负传统》《学习母语,从娃娃开始》《拿什么来拯救新加坡华文》和《华文课须改革才能与时俱进》。读着这些文章,我们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母语教育的拳拳情意,对提升母语水平的殷殷期盼。

华文学习的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呵护。我们殷切期待与热爱华文、关心华文教育的有识之士携手共进,众志成城,让华文的学习可以更为“活”起来。

关注母语教材发展的人会发现,其实母语课程与时俱进,母语教材围绕“乐学善用”的理念编写。我们非常关注“谁在学”,为此推出了差异化的课程架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也重视“学什么”,例如,在教材中增设了“听说剧场”“生活看板”“生活运用”等新的板块,引入生活语料,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此外,在内容上加强与人文、自然等其他学科的关联,拓展华文的学习空间,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多样化、趣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