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是南方艺术研究会50周年会庆的大喜日子。我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加入了南方这个大家庭,度过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作为一个业余的戏剧爱好者,我在南方主要的活动是从事舞美的工作,并且乐此不疲。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则带来了话剧经典之作《茶馆》和《推销员之死》。我也和他们的舞美团队有近距离的接触。我勇闯剧院后台,自我介绍,向大师级的舞美前辈讨教,和他们在一起的几天里,我们建立了友谊,为后来的联系打下基础。
在伙伴们锲而不舍的实验和尝试下,南方(包括实践艺术学院)终于有了第一台本土舞台幻灯机。朝鲜艺术团有国家提供的资源,而南方和实践靠的是一颗热爱艺术的心。这就是本地艺术团体自力更生的典范。
70年代是新加坡本土戏剧活动发展的高峰期。当时出现许多本地创作的歌、舞、剧,使得那些年的舞台演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方创作和演出的三幕话剧《成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无形中让舞台美术工作者有了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为演出锦上添花。
在南方庆祝5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福当年共同生活在南方的伙伴们、友团的朋友们、支持过我们的观众们,大家健康快乐!
早期的本土舞台美术还处于被动的状态,许多本地演出的舞美设计基本上是根据导演的要求,为演出提供一个“活动空间”。南方当年很幸运地在郭宝崑先生的指导和推动下,成立了一个“美工组”。这个小组的成立,让我们对“舞美”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知,好几位伙伴就此专注于这方面的工作。我就在那样的机缘下,在完成演员训练班的课程后,凭着对美术的爱好,毅然转换跑道向舞台美术的领域前行。
我和伙伴们能够在那个齐心合力搞演出的年代,为本地的民间艺术活动略尽棉力;我们一起一步一脚印走过的岁月,至今无怨无悔。我的“青春小鸟”已经一去不回了,但我回忆过去,始终难以忘怀在南方度过的岁月。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们缺乏舞美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当外国团队来新加坡演出时,我们看到了外国的高水平舞美,也就十分渴望向他们学习。于是我想方设法接触他们的舞美工作团队的成员,向他们讨教。当年朝鲜文化艺术团带来的大型歌舞节目(在当年的国家剧场演出),舞美水平一流,对从事舞美设计的我们来说,是观摩的好机会。我们希望学习他们的舞台背景的幻灯技术,以便为本地的演出服务。
郭先生为大家提供书本材料以及为有兴趣的伙伴讲课,扩大了不少美工组伙伴的视野,让他们积极学习,努力提升。从郭先生那里,我们这几个热衷学习舞美的伙伴,深深地体会到如果不具备相关的剧本创作和导演手法的知识,不足以完成舞美设计的任务。于是,许多内部的课程学习以及自动自发的探索,成为我们从事舞美设计的必经之路。
这些默默奉献青春的年轻伙伴们,成就了南方(包括之前的南方艺术团)今天的辉煌。
随着美术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为往后的许多舞台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幻灯背景,这是我们本土民间艺术团体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时任美工组组长的我,在70年代那段充满挑战的岁月里,负责带领小组为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演出提供舞美支援。团队里有美专毕业的设计高手,有获得郭先生称许的灯光设计和操作人员,以及好几位稍后加入的朝气蓬勃、专注于舞美工作的年轻伙伴。加上许多来自其他表演艺术组的伙伴们,在布景制作、服装制作和道具制作等方面,无私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务必使我们的舞美工作能够准时完成,并且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