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停车位已经很不足够的实际情况,又要减少英云街至林烈街,以及部分成保路的路段停车位,改成宽敞的步行街,难免怨声四起。但若能从此换取让行人、脚踏车骑士和非电动的个人代步工具使用者,能有更安全的使用空间,从长远来看,是值得与可行的。

中峇鲁市场一带的建筑风格,是市区周边一道很有特色的风景线。太太的舅舅之前就住在英云街。战前的建筑物,屋背后是奇特的螺旋形楼梯,而且这里是英殖民地政府1936年兴建的第一批公共住屋,经历了86年仍能完整保存下来,可说是历史遗迹的见证。另一处可见到螺旋形楼梯的,是在沿着丹绒加东路的两侧建筑物背后。

最后,盼望中峇鲁社区绿化计划落实完成后,能完全改善与提升社区的安全卫生与购物环境,增加客流量;也希望当局能考虑增加上下车地点,包括德士站,方便老人家或残障人士使用。由于停车位减少,卸货区提供送货与卸货员的工作效率考量,也不能忽略。

曾到过中峇鲁市场一带寻觅美食或购物的游客都知道,虽然这里是老区,却也是一个老少咸宜,到此一游与购物的地方。

中峇鲁熟食中心与巴刹就二合一在市场内,地方宽阔明亮,干净整洁,建筑风貌有异于一般组屋区巴刹。市场顶楼就是停车场,电梯上落每一层楼,带来极大便利。

中峇鲁市场一带,本月底将展开六个月的社区绿化发展计划,从去年酝酿至今,终于落实发展蓝图。

驰名与数之不尽的中峇鲁美食就在二楼,价格大众化,食物地道,常座无虚席。湿巴刹与服装、鞋子、服饰修改、中药材、厨房用具、观赏鱼、花卉与宗教用品等等,都不难找到。

根据《南洋年鉴》和《南洋历史》记载,从中峇鲁转进忠坡路,英云街、林烈街、成保路、成保巷、永发街、齐贤街、永锡街、茂源台、源全街、有进街、金榜路等路名,都是为了纪念19世纪华社名人而取的,这些都是构成中峇鲁的历史命脉,有迹可寻。

在这里你也可以见到年轻背包客单独出游的足迹;可见到年轻夫妇带着孩子用餐购物。疫情前,很多国际旅客都慕名前来游览与消费,因为这里有许多迎合西式与年轻人味蕾的咖啡室与酒吧之类的餐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