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来说,学校的关闭与合并,就是在身份认同感上留下一个缺口,更让校友的回忆留下一道空白。其实,这个缺口与空白不只是怀旧情感上的,也是精神理念上的;不只是学生群体的,更是整个社会群体的。

当年还提出了“文艺复兴人”的概念,希望未来的新加坡人都具备独立人格、批判思维、大胆创新等品质。眼下,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如滨海艺术中心)取得一定的成功,软件方面似乎并未明显看到建树。

近几年来,学校合并的情况不时发生。这股合并风最近更吹到了大学。当初充满争议但最终开办的耶鲁—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将于2025年关闭,并与国大博学计划(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整合为一所新的博雅学院。

当年耶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办博雅教育,并获得新加坡官方的支持,是一项创举。长期以来,国际舆论批评新加坡是个专制社会,人民没有言论自由,开办博雅教育应当是打破这种说法的最佳途径之一。

“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与耶鲁—国大学院虽属不同性质,但目标有共通之处。两者最终命运都相同,其中缘由,究竟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解放自我的人文培养与提倡自由自主的博雅教育,从本质上就是无法植根于新加坡的社会与政治土壤?

政府于2000年推行“文艺复兴城市计划”(Renaissance City Plan),企望通过文艺与人文打造充满活力和温情的优雅社会。推出计划的初衷,是意识到新加坡若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在经济、贸易等硬领域以外,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才能长期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国大即将接办博雅教育,未来如何还言之过早。有论者指出,国大的博雅教育少了耶鲁的光环。其实,少了耶鲁光环还不是重点(虽然品牌确实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关键在于国大博雅教育能保留多少该光环的亮度。国大有自身的学术传统与氛围,体制与课程运作能否延续耶鲁—国大学院的博雅教育精神?博雅教育在新加坡又将何去何从?这应当是关心新加坡人文思想发展的人士所关注的吧。

 

然而,仅仅10年时间,当初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学院,还未发挥它的社会责任与影响,就面临关闭的命运,不禁令人思虑:难道真如当年一些学者所预言,博雅教育的精神本质与新加坡的社会形态根本是水火不容?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也称作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偏重于开发学生的思考、理智与判断能力的课程;着重于在对话与讨论中,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合理判断、理性对话等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