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经济活动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高度联结,并以相互依存的方式运转。正如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如今不仅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相互依赖的,甚至在许多方面是相互融合的。”

全球化倡导竞争和效率,却漠视个体国家的坚韧性。当传染病大流行到来时,国家韧性较弱的国家(尤其是公共医疗体系薄弱的国家),会因为突然出现大量病患,而压垮其公共卫生系统。疫情考验每一个国家的坚韧性,测试其公共医疗体系、经济运行平稳性、行政体系效率、制造业产能和社会凝聚力。

冠病疫情迫使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政策,以寻求自保。这是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现实一幕,也是对世界的莫大讽刺。疫情将全球化世界打回封闭自守的原型。各国不仅相继采取闭关锁国措施,各自为政;有些国家甚至以邻为壑,互相争夺有限的医疗资源、粮食资源和工业资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国民所面对的卫生健康挑战不再仅限于国内,也可能来自国外。因此,在一国出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就必须立刻向国际社会发出警报。各国也必须迅速采取防范措施,以有效阻断病毒跨境扩散的通道。

疫情将促使各国重新思考,并全面评估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和风险。如果不受约束、并且缺乏管控风险的保障机制,继续推进互联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是否符合各国利益?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薄弱的贫穷国家。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和贸易收益,是否能够抵消其所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影响?各国如何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确保本国公众健康?全球化倡导取消人员跨境流动限制和开放边境,但在缺乏有效监管的保障机制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做法,也会加剧病毒在各国传播。

冠病大流行凸显全球化浪潮下,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所产生的巨大风险,全球治理体系和监管系统远远落后于以互联化为特征的全球化。这样的全球化是不受控,也是不可持续的。疫情将成为全球化的一个转折点,“反全球化”可能成为主流声音。

切断病毒跨境扩散的通道,是阻止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如果防控病毒蔓延的措施不及时和不到位,一国暴发的传染病灾难,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共卫生灾难,成为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的灾难。

为了遏制病毒蔓延,各国纷纷宣布“闭关锁国”措施,禁止外国人士﹑车船和飞机入境。疫情下全球的现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大封锁”。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沃尔夫(Martin Wolf)的比喻更为确切:“大关闭”。没有人能预测这样的场景还将持续多久。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都已不同程度嵌入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建立在互联化和全球产业链之上;互联化和产业链又因全球化而得以拓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也日益紧密联结在一起。

疫情终将有过去的一天。但是,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会变得不一样,疫情将永久改变全球化格局。疫情过后全球化的进程会显著放缓,“国家主权经济时代”将可能再次盛行。

戈尔丁分析说,危机产生的影响会以非线性、无法预知的方式席卷全球。他的预言无疑具有前瞻性,冠病疫情产生的重大系统性风险效应正在席卷全球。截至6月4日清晨,冠病疫情已经蔓延至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50万人,病亡者也突破38万人。

人类正在面临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遗憾的是,世人并没有看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大国能够展现全球领导力,协调各国合力抗击疫情。世界也从未像今天那样变得如此不确定,焦虑不安和恐惧正笼罩人类。

今天各国的人员、货物、资金和服务都能够方便地跨越国界,也方便病毒跨境传播和传染病在全球流行。中国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最早暴发的国家,疫情暴发后快速蔓延至中国境外。依据携程旅行网大数据分析,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热门目的地,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土耳其、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都遭受冠病疫情的冲击,出现确诊病例快速上升势头。

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开启了最初意义上的全球化。在古丝绸之路下,不同地方的人们尝试用丝绸、茶叶、香料和瓷器作为东西方之间贸易的桥梁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当代的全球化是以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和互联化为特征。

冠病疫情凸显全球化的风险和其脆弱一面。牛津大学全球化和发展学教授戈尔丁(Ian Goldin)在他著作《蝴蝶的缺陷:全球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及对策》中指出,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机遇,也带来传染病、金融危机和恐怖主义在内的突发性重大系统性风险。

全球化存在重大风险

我们身处互联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但是并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全球治理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在确保各国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构建一个安全监管体系,从而防范和化解全球化所带来的重大系统性风险,例如病毒传播。

冠病疫情正在深刻影响各国。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全球化脆弱的一面,全球化也并非想象中的坚固和不可逆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也低估了全球化所带来的重大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作为领导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多边组织,其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均面临不足。世卫组织难以担负起协调各国的防疫措施,以及提供技术支持,以领导抗击疫情在全球蔓延的重任。事实上,来势汹汹的疫情凸显国际组织的薄弱领导力。面对传染病大流行,主权国家的坚韧性变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闭关自守与国家韧性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病毒不会尊重任何边界和国界,也不区分任何种族和地区。“地球村”中的各国必须设法加强合作、团结抗击疫情和稳定世界经济局势。各国也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坚定措施,逐步化解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除了空洞承诺和空泛愿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拿不出实质有效的全球应对疫情计划。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所期待的各国相互协作,合力应对危机变成是美丽的童话。中美等主要大国更因为疫情而互相指责对骂、相互推卸责任。

正如3月26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网络视讯峰会上的讲话,“各国要抑制内视和完全放弃全球化的冲动,因为闭关自守只会让世界变得更糟”。

必须强调的是,21世纪重回闭关自守的时代是不可能的,也是一条错误道路。互联化的全球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起飞的机遇,也有助于消除这些国家的贫困。闭关自守只会限制贸易和投资,阻碍经济和工业生产正常运转,导致更多人陷入贫困、甚至引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