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有48%和40%的北美和欧洲企业的应链决策者表示,他们当前的最主要策略是让供应链更多元化,从更广泛的供应商购买材料,或寻求将产品卖到更多的市场。以此为最主要策略的亚洲业者则只有24%。
参与该调查的其中一名专家,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高级研究员贾扬特·梅农(Jayant Menon)说:“除了印度近期的情况,亚洲经济体处理疫情整体上比欧美国家好。不过,这个优势已因最近德尔塔变种病毒掀起的新一波疫情,以及较慢的疫苗接种速度而有所流失。”
对于为何亚太业者较不感到惊慌,报告认为,原因应是它们对疫情造成的冲击有较好的理解,或它们之前已遭遇过类似重大冲击,更懂得如何应对,例如2011年的日本东北大地震及福岛核电厂危机、2012年的泰国大水灾以及2015年的天津港大爆炸。
调查在今年2月至3月间进行,共访问全球175位负责企业供应链的高级决策者。基于调查主要对象是亚太企业,当中多达125人是常驻亚洲的高管,北美与欧洲各有25人。调查涵盖六大领域,分别是汽车、鞋具与衣着、餐饮、制造、资讯科技/科技/电子,以及医疗/药剂/生物科技。
亚太地区供应链在冠病大流行最严重期间应对冲击的情况比预期要好,只有32.6%的受访者表示受到“非常显著”的干扰。
当中,汽车制造领域受到疫情最大冲击,多达52%表示“非常显著”,比鞋具与衣着和制造业多了9个百分点。医疗、药剂与生物科技业以及科技逾电子业受到的冲击最小。
一项调查发现,亚太地区企业的供应链应对冠病疫情的冲击比欧美地区更好,对全球化及国际供应链的前景,远比欧美业者来得更乐观。
报告指出,调查凸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亚洲供应链决策者对供应链冲击的情况较不感到惊慌;而欧美业者则可能从原本非常全球化的供应链中倒退一步,通过更为区域化和多元分散的策略来提升自身供应链的韧性。他们的表态也暗示了,过去一年半关于把供应链撤回自己国家的论述,或许不会只是没有实际行动的论述。
根据花旗银行(Citi)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IU)进行的最新调查,所有北美洲和欧洲接受调查的企业都表示将完全重整它们的供应链策略或做出一些调整,但有三分之一的亚太地区企业并没有打算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