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本地售卖的保健品都经过卫生科学局(HSA)的认证,同样的,要进入当地市直接销售,就必须向当地的卫生机构报备、化验和索取准证,每个国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整个过程可以耗时两年到五年,费用也庞大。”
刚接手时,他因为要捕捉既有市场以外的消费群而在包装上做了改革,结果就犯了错误,必须纠正。
49岁的洪再添育有三名子女,而且都已经出来社会工作,帮别人打工。洪再添说孩子想要在外头学习、见世面,不愿意到公司来帮忙。他认为这是好事,因为如果他们有兴趣,随时都可以回公司上班,趁年轻到外头磨炼对他们有益处。
洪再添的管理理念是,老板只需要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才出手干预,尤其是面对有经验的员工时。
由于老板的女儿没有意愿接手生意,洪再添觉得如果就这样结业太可惜,于是决定买下它,让品牌可以继续。
他说:“如果我和客户太熟络,以后他们会倾向直接找我而不是负责的销售同事,这不就会影响他的业绩吗?”
“十多年的辛苦耕耘和建立的品牌知名度,不做下去太可惜了。”
由于接手初期正是冠病横行的时候,对于有人从加拿大、菲律宾和中国等地,通过线上下单买保健品,洪再添感到有点困惑,后来跟顾客接触后发现,这些顾客都曾经在新加坡工作,因为疫情而回国。由于吃惯的保健品在当地买不到,于是在网上订购。
相信员工能胜任日常运作
从事保健业的全能公司董事洪再添,2020年初买下公司就是基于这个理由,而他之所以会买下全能也完全是机缘巧合。
洪再添当时买下全能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有一个资深的班底,了解产品、了解市场也了解运作。对于他一个原本从事IT硬件服务公司的人,两门生意相差一万八千里。
他初次到全能办公室的时候就发现名字很熟悉,在了解旗下保健产品多是植物提取后更感兴趣。于是他做了市场调查,发现70%他问过的人都听过“全能”,觉得品牌的知名度颇高。
目前,公司共有12种保健品,今年内会增加到17种,主要市场是新加坡,海外市场占10%至12%。因为看准外国市场的潜力大,洪再添有意大力拓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市场,不过,他不打算在当地设立销售点。
“我一点都不担心公司没有接班人,其实我更希望我的员工可以接手。毕竟是传承生意,如果可以帮助到别人,生意不一定要留给自己的家人。就像创始人把公司卖给我的时候,价格并不高,他只是希望我能把公司发扬光大。”
在接手后,公司增添了两种新产品,并把销售网络增加至线上的电商平台、公司的网页和佳宁药房(Guardian)。
他说:“原公司本来就有10种产品,在仁益药房(Unity)、屈臣氏药房(Watsons)和中药行销售,会决定买下公司也是因为它的销售、供应链和人才体系已经开发成熟。”
洪再添说,他可以应付IT公司和全能的业务,也就是因为他相信,身为老板要做的是提供方向,让同事去执行,有问题的时候才出面解决,如果什么都要插手,一间公司都未必能打理得好。
曾经有销售的同事要求他一同去见中药行客户,而他在发现并没有出什么问题,纯粹见面寒暄后拒绝了要求。
洪再添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 当时到全能的办公室,是要为自己的公司物色办公空间,但因为价格谈不拢而拉倒。后来房地产中介告知,老板其实是想卖掉整盘生意,于是他再度与全能的创始老板接洽,了解公司运营的情况。
他笑着说:“因为想要接触以英文为主的消费者,我特意把产品包装上的中文字弄小,放大英文,结果原来的顾客误以为产品已经停售,因为字体太小了,而我们的顾客都是比较有年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