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馈,新加坡银行公会(ABS)将与七家本地银行构建电子延期付款(EDP)解决方案,允许用户无须支票也能延期付款或签发本票。这项解决方案将利用PayNow和财路等现有支付解决方案,并在2025年准备就绪,随后银行将停止向所有企业发行新的支票簿。
延伸阅读
金管局和支付委员会去年11月2日向公众展开咨询,提出终止支票截断系统,以及迈向所有用户停止使用支票的路线图,获得了金融服务部门和商界的大力支持和反馈。
七家本地银行11月1日起 向客户征收新元支票处理费
由于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常使用电子支付,支票交易量不断减少,从2016年的6100万笔降至2022年的1840万笔,减幅近70%。支票、即时付款清算网络FAST,以及财路(GIRO)三大付款方式的合计交易量当中,支票所占的比重过去七年不断下跌,去年降至4%。
虽然本地企业采纳电子支付越来越普遍,但仍有少数还在继续使用支票。
另一方面,政府将携手金融业者酝酿新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来替代远期支票,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大便利。
华侨银行环球交易银行业务部总裁刘之华说,2022年每五个中小企业客户就有四个注册企业版PayNow(PayNow Corporate),比率高于前一年。
至于处理每张支票的费用呈反方向走势。金管局分析,清算一张支票的平均成本在2021年达0.4元。如果支票交易量到2025年进一步下跌70%,清算支票的成本料升至2元至6元。
与此同时,金管局将进一步研究个人支票的使用情况,并制定适当举措,帮助剩余的个人支票用户过渡到PayNow、FAST、财路和金管局电子付款增进系统(MEPS+)等替代支付方式。
从今年11月1日起,七家本地银行将开始向由企业和个人发出的新元计价支票征收费用,其他银行在明年7月1日前也会跟进。针对企业和个人兑现支票的收费,将分阶段落实。另外,美元计价支票的收费也将分阶段实施。不同银行的收费届时将有所不同。
金管局说,迄今为止,大多数银行都会补贴支票处理费用。然而,银行下来将不再吸纳这些成本,会向客户征收有关费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星期五(7月28日)宣布,在2025年之后,个人还能继续使用支票,无论是用来支付给个人或企业。当局明年将展开第二轮公众咨询,以制定淘汰个人支票和终止支票截断系统(cheque truncation system)的举措和时间表。
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和华侨银行向《联合早报》证实,企业客户无论发出或兑现新元计价支票,每笔交易目前都已征收0.75元费用,个人客户则免征收,但自今年11月1日起会开始收费,具体费用稍后公布。
本地支票交易量近年来稳步下降,导致清算成本持续攀升,七家本地银行从今年11月1日起将停止补贴支票处理费用,以便我国在2025年底前全面淘汰企业支票。
这七家银行是星展银行(DBS Bank)、大华银行(UOB)、华侨银行(OCBC)、 汇丰银行(HSBC)、马来亚银行(Mayban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以及花旗银行(Citibank)。
所有银行将在2025年停止向企业发行新的支票簿,到了2025年底,企业将停止使用支票。
本地会计及数码业务公司WLP的创办人兼财务总监陈立汉受访时说,公司多年来都是采用电子支付,但“我们目前约有15%的客户还会使用支票来支付款项,这些商家通常来自修车、建筑和邻里零售等传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