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社会韧性 取决于能帮助多少人适应

在大小国家领袖频密互访寻求提升关系的背后,一些既有的经贸往来可能无奈断裂,但新的互动同时也在酝酿。这种断裂和酝酿下来恐怕只会更频繁,去风险同时意味着更多新的风险。可是,去风险的全球化,再怎样都比去全球化好。

G7领袖联合公报强调 无意与中国脱钩

这番话呼应他上个月在国会参与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时提出的警醒——在面对极大外部挑战时,新加坡的生存取决于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能力,以及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我们的策略是加倍努力、保持开放、与世界联系,继续发挥国际城市和枢纽的作用。

G7领袖的联合公报虽强调无意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希望继续维持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但把美国和欧盟近月多次提出的“去风险”(de-risking)写进公报,简言之,就是以“去风险”为目标,检讨跟中国的经贸合作,更多元化地发展彼此的供应链和市场,避免过度依赖中国。

这些备忘录绝大多数人看过即忘,但却是我们在国际汲汲营营与各国搭桥接轨,让商家争取下一份订单或多一笔生意而努力推开的几道门缝。

几趟行程期间,我国和南非签署人力资源和资讯通信业的合作备忘录,和肯尼亚签署碳信用交易方面的备忘录;新加坡和中国重申两国在3月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的双边伙伴关系;我国也同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各签署四项协议和备忘录,重点探讨企业服务和投资以及旅游业方面的合作。

遥远的非洲和中亚没有好的商机吗?

对小国如新加坡来说,我们的策略是继续强化与中美的关系,同时跟临近的亚细安成员国深化投资和贸易,并与区域大国如日本、印度和澳洲等更紧密合作,尤其在新兴的数码和绿色经济领域。积极促进本区域绿色基础建设和连通项目的投资,也有助强化新加坡作为商业枢纽的角色。

当新加坡领导人在各国奔走,代表发达经济体的G7上周末也在日本广岛举行峰会。

看得出,他听到这样的答复有些许诧异。在那当下,我也不禁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目前看到的是,中国在G7公报后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本国运营者采购美国晶片公司美光科技(Micron)的产品。另一厢,印度总理莫迪本周在G7峰会后续程访问澳大利亚,为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提供宝贵的机会,跟第六大贸易伙伴印度更亲近,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去风险”。

在大小国家领袖频密互访寻求提升关系的背后,一些既有的经贸往来可能无奈断裂,但新的互动同时也在酝酿,这就是我们当前面对的极大外部挑战,以及必须把握的各种机遇,不论现在看起来多远多渺小。

李总理在结束非洲之行时说,新加坡和非洲的关系仍在起步,但我们与过去经常接触的区域邻国和发达经济体保持发展之余,也应该开辟新的天地。

各国边境全面重开后,财经组同事有机会到不同国家采访,从旁观察本地商家的多面性。例如在印尼要抓住的是地域大人口多的红利,我们的商家要提供的是可迅速及广泛应用,覆盖整个市场的新型科技;在极度发达的美国,我们的产品要有独特又深刻的品牌底蕴,才有机会在这个全球最多元的市场上架。在美国成功的概率,不一定高于在印尼,甚至遥远的非洲或中亚大漠。

一些人或许会觉得,非洲、中亚哪有什么生意好做?

李显龙总理先到印度尼西亚出席亚细安峰会,过后出访南非和肯尼亚。黄循财副总理应邀出席日本举办的七国集团(G7)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过后飞中国访问,回国稍息几天,本周再飞日本进行双边访问。哈莉玛总统则出访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较温和的用词、比脱钩和拆解(decomposition)更务实的战略,能不能为中西方提供台阶,让纷争降温关系解冻,重启良性互动,还有待观望。

炎夏5月,我国领导人周游列国,出席多边会议、进行双边访问。

过去一年多,财经组同事经营星期天栏目《商游四海》,采访过不少勇闯这些前沿市场的本地商家。它们有的在发达和区域市场业务已经成熟,顺势把触角延伸到新地域,有的开创新科技方案,须走出国门才能争取规模效益,有的非要到遥远的前沿才有用武之地。它们为适应不同的人文习俗与在地法规,须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受访时叙述这些状况,却往往轻描淡写。

这种断裂和酝酿下来恐怕只会更频繁,去风险同时意味着更多新的风险。可是,去风险的全球化,再怎样都比去全球化好。

回到最根本的人的层面,企业遇挫要伸缩,员工的工作也会不断重塑,轻则变通,重则淘汰。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都要再培训重新出发,年轻人如此,中年人也难免。

可以肯定的却是,企业要到更多不同市场扣门试水温,产品要更有伸缩性和韧性,须应对的变数和异况会更多,尝试和失败的次数也会更频繁。加上科技迅速演变,原本以为长久的生意,一心认定长红的产品,恐怕也要重新定义。

不久前面试一位有意转换跑道的年轻人,他问我们接下来几年,在报馆算较新业务的新闻与时事视频会主打什么形式,我们回答:现在是这样,下来半年估计会是这样,再下来就不知道了,因为媒体市场、科技和受众的消费喜好都在不断演变。

以往,推动多数员工不断求进的精神是稳中求变,在去风险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的考验已是如何以变求稳,继续生存。整个社会的韧性,最终取决于它能帮助多少人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