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瑗也说,通货膨胀仍是本地零售业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加上消费税率提高,零售销售额预料在今年初放缓。

中国大幅度放宽边境管制措施,可带动中国旅客在2023年回返新加坡,提振本地消费领域,估计全年可为我国带来额外20亿元的零售销售额。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去年10月份零售销售额为40亿元,去年首10个月同比上扬11.3%。

疫情暴发前,我国在2019年迎接的中国旅客达363万人次,但是近三年来访客锐减,去年首11个月仅11万1180人次。

他说:“中国将面对颠簸的过渡期,放宽政策带来的影响不太可能马上显现。这些变化迅速发生,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时间适应。”

Tribe特旅精品旅行社合伙人兼合作总监刘育松指出,中国开放边境对我国旅游业在短期内有许多不明朗因素,包括来往新加坡和中国的航班何时全面恢复、中国人的旅游习惯可能有所改变,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对当地人的旅游消费能力造成冲击。

柳天成预测,本地零售销售额今年可增长2.3%,增幅低于2022年预计可取得的10%增长。

受访本地旅游业者对中国旅客回返新加坡充满期待,但也对复苏前景感到不确定。

旅游业者:充满期待但对复苏前景不确定

踏入2023年,从宏观角度看,我国零售业面对许多挑战。柳天成说:“由于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2023年的全球经济展望变得更加疲弱,可能影响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对本地零售销售额造成负面影响。经济展望疲弱也冲击新加坡的国内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可能促使本地家庭减少可支配支出。”

花旗集团经济师吉伟正也看好中国重开边境有助推动新加坡旅游和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复苏。他指出,本地每月的整体访客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54%,但来自中国的访客人次只是疫情前的5%,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尽管如此,公司做好准备迎接中国旅客,包括制定适合中国旅客的产品、与中国伙伴接洽和介绍新产品,以及为讲华语的导游提供培训。

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师柳天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冠病疫情暴发前,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是我国最大的旅客来源地,因此中国旅客回流,将对本地旅游相关领域,包括零售业带来显著的提振作用。

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师石家瑗指出,中国放宽严格的清零政策大致上是值得欢迎的发展,但短期内不应过度乐观。

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不包括观光、娱乐和博弈业的收益,2019年来自10大入境旅客来源市场的总旅游收益为217亿元。当中,中国旅客的占比最大,达19.4%,共计42亿元。这42亿元中,49%是花费在购物上,占比在入境旅客中也是最高的。

他说:“我们的中国伙伴现阶段对我们的旅游产品重燃兴趣并提出询问,但以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人现在主要在境内旅游,而不是到海外。”

不过他也说:“要预测对零售销售额的影响并不容易,因为各种因素可能在短期内限制中国旅客回返的步伐,例如,航班供应、机票太贵,以及针对中国旅客的防疫措施等。另一方面,中国旅客回流对零售销售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上升空间,如积压需求、报复性旅游相关的消费。”

不过受访分析师也指出,中国大步迈向疫后,短期内预计面对颠簸的过渡期,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中国重开边境对我国零售业的提振作用可能不会立即显现。 

以2019年的数据为参考,柳天成预测,中国旅客全面回流可能今年会给我国带来约20亿元的零售销售额。

分析师指出,中国大步迈向疫后,短期内预计面对颠簸的过渡期,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中国重开边境对我国零售业的提振作用可能不会立即显现。

中国去年12月26日宣布,从今年1月8日起不再对入境者采取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也将取消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