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集团(DBS)分析师米特尔(Sachin Mittal)却持较不同看法,看好冬海多于Grab。
王康权也认为,冬海和Grab下来会扩大金融服务产品(商家贷款、先买后付(BNPL)以及扩大数码银行业务),这些服务产品的盈利率较高,预计会成为下来三年的增长动力。
然而,两家公司上月相继公布优于预期的第三季财报后,股价显著回弹。像冬海在11月15日宣布第三季业绩,当天股价就强力上涨36%,虽然之后回落,但大致回到60美元左右的水平。
冬海集团第三季财报显示,集团第三季净亏环比改善38.9%,营收同比增加17.4%。集团说,它已采取节约措施如大幅裁员,以减轻亏损,下来会继续努力实现自给自足和盈利。
Grab上月公布财报显示,第三季营收同比增长143%,亏损同比收窄65%,表现优于预期。这主要是私召车业务强劲复苏和送餐业务显著增长所推动。此外,Grab也减少给予用户的奖励。
但受访分析师认为,冬海和Grab“最糟糕的时刻”已过去,看好它们的数码金融业务将成为推动公司盈利的增长引擎。
对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而言,2023年互联网行业前景维持乐观,特别是中国等地重新开放,消费者情绪进一步改善,会让冬海和Grab等企业获益,发挥网上购物、送货、出行和数码金融等细分行业的潜力。
尽管如此,就三至六个月的短期而言,他还是比较看好Grab。他说:“除了疫情后消费者行为正常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我们认为冬海大幅削减成本措施,意味着它的短期营收增长受限。反观Grab的出行业务强劲复苏,资产负债表也较强,显示它正采取更平衡方式来实现盈利。”
他说:“基于三个理由,在Grab和冬海之间,我们更看好冬海前景,一是冬海能更早实现收支平衡,二是它的长期EBITDA盈利率更高,三是从规模和实现收支平衡角度来看,冬海股票交易价应比现在高出30%至35%。”
银河—联昌(CGS-CIMB)证券研究分析师王康权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的确,随着两家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净亏大幅收窄,我们认为从投资者情绪角度来看,这两只股的最糟糕时候可能已过去。”
Grab第三季营收 同比大增一倍以上
全球科技股因经济放缓而在过去一年遭受巨大抛售压力,本地两只美国上市的科技股——冬海集团(Sea)和Grab也未能幸免,今年迄今股价跌了超过一半。
难恢复高峰股价水平
其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冬海和Grab,今年迄今股价分别大跌76.5%和56.8%,一度跌至40.66美元和2.19美元。
王康权认为,冬海集团注重盈利能力的新策略已经初见成效,息税折摊前盈利(EBITDA)亏损收窄24%,好过预期。
面对利率和通货膨胀高涨、美元走强,以及经济可能放缓等逆风,全球许多上市科技企业的销售成绩疲软,股价也因而猛跌。
当中,他们又认为两家公司的数码金融业务可触及东南亚地区大量未获得充分银行服务人口,潜力很大。
但他提醒说,东南亚正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隐忧,冬海和Grab要恢复到高峰股价水平,或许是一条颠簸不平的道路。他说:“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利用手上的现金来实现盈利,以证明他们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否则的话,他们将面对沉重债务融资或股权被大量稀释的局面。”
米特尔相信,Grab的外卖业务增长空间有限,同时出行业务似乎达到峰值,加上用户奖励减少,意味着Grab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可能显著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