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泰国大量依赖进口的肥料供应,促使生产成本增加,推高当地的食品通胀率。泰国5月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品通胀率在本区域中最高,为6.2%。其中,肉、鸡蛋和食用油的价格分别上涨19.5%、21.8%和26%。

亚细安六国指的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在这六国中,越南的食品通胀率最低,5月为1.3%。这是因为越南国内的蔬菜、水果、米等农作物供应充足,牲畜供应也足够,尤其是猪肉。此外,当地政府介入控制价格,似乎对抑制食品价格上涨起了作用。

马来亚银行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受战争、制裁行动、贸易限制和气候变化剧烈的因素影响,全球食品价格在今年攀升至历史新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食品价格指数去年上升28.1%,今年首五个月进一步上扬,同比涨了25.4%。

作为全球第13大食品出口国,泰国预计从食品价格上升的趋势中受惠。泰国是世界第四大糖、以及第七大鸡肉出口国。当地农产品生产商今年取得大丰收,加上泰铢疲弱,使得泰国出口货品保持竞争力。

亚细安多国推出援助措施控制通胀

相较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亚细安六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品通胀率处于适中水平,主要是这个区域有几个大型农产品出口国,以及通过津贴和价格控制措施来抑制食品通胀。

至于实施出口禁令,报告认为,这绝对不是加强粮食保障的最佳政策。这不但会促使其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当地农夫也可能改变策略,生产不受到出口限制的农作物,以致影响国内产量。

报告指出,相较于2008年9月全球食品危机之际,食品和非酒精饮品通胀率达16%的高峰期,亚细安六国近期的情况没有那么恶劣,部分原因是本区域政府推出大量援助措施来控制通胀上升,包括了提供津贴、实施价格控制和出口禁令。

另一方面,棕榈油价格不断上涨,让印尼和马来西亚从中受惠。棕榈油去年占了食品出口额超过一半。

新加坡方面,我国食品价格4月份上扬4.1%,为2009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本区域的食品保护主义近期抬头对新加坡造成影响,因为我国接近90%的食品是靠进口。

不过,以亚细安六国的情况来看,本区域的食品通胀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个地区4月份的食品和非酒精饮品通胀率为4.2%,低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其他地理位置较靠近乌克兰的新兴经济体。欧盟4月的食品和非酒精饮品价格上升8.6%,英国和美国则分别上扬6.7%和9.7%。

例如,马国政府今年对石油的津贴预计多达280亿令吉(约88亿新元),比去年的110亿令吉增加超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