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建筑业智能方案 提高工地安全

研发具检测功能机器人
能分辨异常温度与声音

如果对工业的认知停留在环境肮脏、危险,以及不断重复同样的工序,这种想法恐怕已经落伍。如今的工业采纳了颠覆性技术,流程上更加精简,形象上趋向现代化。

冯敬隆说:“我们研发了一款有检测功能的机器人,可运用在不同场景如户外、工地或制造厂等。有些场景的设计较为复杂,无法用闭路电视监察,需要派人去巡查。这款机器人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识别法来辨识不同目标,无论是水、人、异常温度或声音等都可以分辨得出。”

冯敬隆指出,肉眼进行巡查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半夜三更时可能因为疲劳而造成人为疏忽。有了机器人代劳,这类巡查工作可以全天候进行,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机器人会在电池快要耗完时自动到充电站充电。

工作场所安全是工业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即使是滴一滴水也不能忽略,因为这可能是化学品泄露的迹象,必须及时找出问题。据两人了解,市面上目前没有类似针对特殊场景如工厂的机器人。

不过,这名工人要是戴上一副人工智能增强实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眼镜,通过眼镜上的录影功能捕捉画面,让后端协助的同事“看到”他所遇到的问题并从远程指导,他就能边听指示边执行。

冯敬隆说,到海外经商须要了解当地的需求,例如,一些国家不像新加坡那样面对人手短缺,因此会把重点放在提升品质管理和增加产量。(三之二)

徐劲松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他之前经营顾问咨询公司时发现,半导体和精密制造业存在许多痛点问题,但单靠咨询服务只能停留在提供建议的层面,更有效的方法是研发产品来解决问题。

公司目前有约40个客户,半数是本地中小企业,其余为大型跨国公司。

徐劲松透露,之前有一名日本客户无法飞来我国安装设备,因此紧急要求使用人工智能眼镜,通过远程指导完成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因为越来越多客户体会到它所带来的长期收益。”

他说:“中小企业其实可以一步一步来,分阶段改变工作程序。他们也可以利用政府津贴来减轻费用。”

这副眼镜由英纳威科技(Innowave Tech)公司研发,这是一家利用机械视力检测(machine vision)、自动运输引导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ving robot),以及增强现实等工业4.0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本地公司。它的客户主要来自半导体业。

他认为,公司的优势是能够很好地了解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量身定制方案。

本专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欢迎商团提供资讯,请传真到63198125或电邮到zbcj@sph.com.sg

《智能工业·开创新时代》系列访问了三家本地中小企业,了解他们如何利用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实现工业4.0,推动这个领域迈向新纪元。

针对中小企业推动工业4.0的情况,冯敬隆认为,一些企业还不是很了解这类技术的用途,或者觉得费用昂贵,因此不愿意尝试。有的担心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必须一次过完成转型。

前述提到的人工智能增强实境眼镜获得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支持,是建筑业中小企业数码化计划(SME Go Digital)下的解决方案之一,申请者可得到最多80%的津贴。除了智能维修和检测用途,这类眼镜也可用于工业远程协助、 医疗服务或急救,以及化工等其他行业。

公司聘有接近30名员工,其中九成是研发人员。

公司积极进行推广活动,如在去年的工业转型亚太区(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sia-Pacific,简称ITAP)博览会上参展,帮助企业了解工业4.0技术。

徐劲松(55岁)在2019年创办公司,过后引入冯敬隆(41岁)等成为联合创始人。徐劲松曾在半导体公司工作,冯敬隆则有资讯科技背景,两人配合无间地把工业和科技相结合。

徐劲松说:“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探讨如何利用更加先进的计算法。”

人工智能的运用非常广泛,公司接下来计划扩大产品领域,除了半导体业,也希望研发更多适用于建筑业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提高工地安全的方案。此外,公司计划把解决方案推展到海外,它刚在中国展开新项目,未来会寻求东南亚的商机。

试想一名工人在维修重型器材时碰到棘手问题,他想要寻求不在场的同事帮忙,但通过电话又讲不清楚,可能要麻烦同事特别走一趟。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工业解决方案,为客户制定的另一个方案,是利用高品质图像视频,通过人工智能来识别产品缺陷和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检测问题和反应。“按照以前的做法,须安排员工花很长时间来检查样品,然后靠人工记录,费时费力。使用这个解决方案后,客户可以节省人力,每年可省下大量成本并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