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去年公民的结婚人数只有1万9430对,创1986年以来的新低。公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持续,65岁及以上的人口2011年占10.4%,今年占17.6%,2030年预计高达24%。20岁至64岁者在公民人口中的占比也显著缩减,2011年为65%,今年为62%,但在不到九年内(即2030年)将降到56%,意味着只剩略微超过一半的公民活跃于经济发展!

SME专版

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我国政府要保持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首要任务是留住目前还在本地的顶尖外企和人才,持续在产业水平上领先国际,并在重要岗位上继续秉持“唯才是举”的原则和公平竞争。在企业层面,雇主须聘请外来员工时,例如需要特殊技能、国际化经验、外语能力等,也应先与内部进行沟通,让大家在技能接轨互补,互相学习共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共赢成效。

本专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欢迎商团提供资讯,请传真到63198125或电邮到zbcj@sph.com.sg

人口不足是发展我国经济必须正视的挑战,无论是当下或长远的经济,对外来人力的需求都非常迫切。短期内,疫情限制了外国客工入境,一些行业停工停产或甚至倒闭,间接影响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长远来说,如果生育率持续偏低、劳动力老化,对未来经济增长将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高等学府所栽培的毕业生未必具备某些创新科技领域的技能,引进外来人才去填补职场的空缺也成为一个热门的政治议题。

虽然中小企业可以进行自动化和数码化以减少对外来员工的依赖,但无论如何总是需要一定的员工人数来操作和带动成长。如果人力资源匮乏,他们会考虑缩减企业规模,甚至把企业迁到国外,这反而会影响本地的工作机会。

疫情导致本地人口骤减,敲响了经济的警钟,我们必须审慎帮助本地企业获得所需的人力,以免更多企业运作停滞或倒闭。但即使没了疫情,新加坡也难以改变人口缩减的大趋势,及本地企业进军海外时对国际经验的需求;必须对外来人才保持开放,才能维持经济活力,带动产业升级。

中国目前科技领域和大企业管理层,薪资水平有些已经高于新加坡。亚细安多国的制造业近年也迅速转型升级,由于国内有庞大的消费人口以维持规模效益,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将会迅速晋升为大企业。

最近总理公署发表的《2021年人口简报》指出,我国总人口与去年同比減少4.1%或约24万人,这是自1950年以来同比最大跌幅,其中非居民人口甚至下降 10.7%。

作者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我知道一家从事石油气工业的本地企业的经历:这家企业从东南亚聘请人才担任高管,一来是通过他们了解各国市场,二来是借助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获得了宝贵商机。随着企业开展更多的区域项目,公司也需要聘请更多本地人才来支持总部运作。

中小企业

由此可见外来人才所引进的新知识、经验和人脉,对开启海外新商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远比只聘用本地员工,缺乏对海外机遇的嗅觉及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更胜一筹。

目前最棘手的人力资源挑战有两方面。一是冠病疫情反复不定,必须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重新开放新马边境、航空通道等,客工才能安全进出边境;二是政府在引进高等技术人才进退两难,一方面要照顾到国人的接纳界限、确保人才能融入本地社群;另一方面,外国经济也进行转型升级,甚至更具备优越的就业条件,他们是否愿意远离家乡到新加坡工作还是一个大问题!

政府一方面引进一些本地人所不愿意从事的职务员工,如建筑业、海事业、餐饮业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技工及半熟练技工;一方面也得精挑细选,吸引具备科研、企业管理、金融及数码等经验的国际专业人士,引领本地企业建立全方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