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对数十年市场回报的分析显示,我们应该忽略悲观主义者。市场确实会下跌,而许多事情都可能挑战我们的耐力。但是,在我们犯下投资错误前,切实地考虑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利用现金和债券促进多元化和减低波动性,这才可以确保我们坚持到底。总而言之,“有备而战”的乐观主义者在投资方面可能比悲观主义者收获更丰硕。

但是,这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就是采取这种乐观态度是否正确。当选择股票或债券时,投资者是否预设吸纳股票,还是会在现金或优质债券中寻找资金庇护所?对股市乐观的人士真的可以赚取更多回报吗?

根据以往数据,股票市场通常会在中长期内提供正回报。在过去70年,标普500指数的一年期回报(选择标普500指数是因为其历史悠久)在大多数时候(约74%)都录得正数。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期间,情况更为乐观。自2009年以来,有84%的时间一年期回报录得正数。如果将一年期股票回报对比现金或投资级债券的回报,这些结果的变化不大。

过去10年经常被过度使用的词语之一是“趁低吸纳”。许多市场分析员包括我们在内,在股市波动时经常会提到这个词语,并建议投资者“趁低吸纳”。

在上述期间,投资者要坚持下去并不容易。他们可能会因为行为(恐慌)或技术原因(投资的结构)而错误地沽售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赚取回报可能会选择股票或其他风险资产,但采取多元化的投资配置可以帮助投资者轻松地坚持下去。

“趁低吸纳”是金科玉律吗?并非完全如此,以《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闻名的悲观主义者兼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会用相同数据来提醒我们,在过去的70年,有26%的时间标普500指数12个月回报录得负数。在这些录得负回报的期间,很多时候都是大跌市(在金融危机时跌幅超过40%)或长期熊市(自2000年11月以来有32个月一年期回报录得负数)。

人们在做决定时,很自然地会受到行为偏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负面思想会逐渐蔓延,令我们忽视正面因素,选择相信厄运,这也不足为奇。

投资理财

如果该名投资者不幸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开始投资,那么他在2000年至2003年和2008年至2009年两次股市遭抛售期间将受到重创,投资配置的平均回报应该会较低,为8.8%,但仍然超过标普500指数12个月平均回报的5.7%。毋庸置疑,这些都远高于现金和投资级债券的平均回报。

究竟趁低吸纳策略的表现如何?假设一名对投资一窍不通的人没信心择时入场,在12个月标普500指数的回报首次低于现金回报时,决定向标普500指数投资100美元。事实证明,自2010年以来,趁低吸纳策略的一年期平均回报为18%,高于标普500指数12个月平均回报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