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市场近一年难得迎来一只科技“独角兽”。创立于1999年的纳峰科技,是本地一所大学的衍生公司。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再壮大成科技独角兽,纳峰走了逾20年。本地是否还有更多具备前瞻技术的衍生公司,值得留意?

除了分销业务,公司也投入康复机器人租赁业务来创造额外收入来源。王璐说,设备租赁业务的表现还算不错,疫情期间有很多患者会选择租借设备在家做复健,因为他们每周只去医院进行三次或一次的复健,而且医院的复健疗程范围通常只专注于下肢。

只可惜后来与医疗行业没缘分,她中学毕业后获得了新加坡政府奖学金,条件是只能报名就读理科或工程系,她最终选择了工程系这条路。然而,她没有后悔。

本系列邀请从事免疫细胞分析的公司ImmunoScape、开发人工智能系统的Sentient.io,以及提供轻便智能康复设备的Roceso Technologies,分享他们如何从大学课堂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走入商业市场,以及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公司业务分布于新加坡、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西班牙、乌克兰、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印度。虽然公司目前只有五名全职员工,但大部分的生产与分销业务由商业伙伴一同分担。

经过一番讨论和市场调查后,三人发现市面上依然缺乏手部康复设备,较多的还是由铁制成的传统手部康复设备。传统设备对患者来说不仅沉重,而且可能导致肢体受伤。因此他们看准商机,带着软体机器人技术走向医疗市场,一起开创Roceso Technologies公司。

王璐指出,公司目前的核心市场是欧洲,因为当地的康复医疗市场相当稳定、有不少的私人康复医院,以及高科技设备的采纳程度更高。此外,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发展国家在医疗保健系统方面的开支也更高。

这家医疗设备公司成立于2016年,隔年才真正开始运作。它是一家从国大的联合大学医疗技术计划(JUMPstart)发展出来的衍生公司(spin-off)。

后来,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硕士学位,报读了创业相关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学习如何将具有商业化潜力的专利技术推出市场。她在那期间认识了国大博士研究生叶鸿凯,两人一起负责软机器人技术项目。课程结束后,两人在国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姚臣华博士的建议下,决定携手把这项技术商业化。

虽然当不成医生,但她最后还是成功利用创新和科技,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残障人士提供轻便智能康复设备,实现自小想要救死扶伤的心愿。

王璐在大学毕业后,曾涉足工程、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领域。她也曾在一家欧洲管理咨询公司担任高级顾问,主要负责公司业务发展,以及执行与管理咨询项目。

医疗设备公司Roceso Technologies联合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王璐(35岁)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以前在中学念书的时候,我有一些朋友患上罕见的疾病,让他们没办法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去学校上课。”

从研发到面市 首个产品耗时三年

她认为,就算在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还是可以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复健以及改善他们的生活,朝着她的梦想前进。她甚至觉得比起当一名医生,投身于医疗设备领域能够贡献的范围更广。

然而,她认为,起步公司在起草一份商业计划书时,不仅要从科技和商业角度出发,而且还要把投资回报考虑在内,才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他们的公司创办至今,已经投资超过100万元的资金。

出租康复机器人 创造额外收入来源

相比之下,新加坡采纳新科技方面则相对较为保守。无论如何,本地依然是进行研发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好地方。

王璐说,公司开拓的第一个市场是台湾,主要是因为台湾的分销商都是治疗师,他们能够为公司提供很好的反馈,另一个原因是台湾康复医疗市场相当成熟。单接收反馈和改进设备的功能,就已经耗时超过一年。她也强调,一个产品面市之前,测试市场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三之三

她坦言,创业初期相当困难,第一个产品从研发到面市,共耗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与一般技术创新相比,医疗设备创新的开发过程更为复杂,须寻求监管机构的批准,所以产品开发所需的时间通常会更长。因此,她认为从事医疗设备行业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软体机器人是具软性材质的机器人,与一般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与人类近距离接触时也会更安全。

她也说,公司的康复机器人方便使用和容易操作,公司还会为患者或看护提供全面的使用教程。所以即使患者独自在家,还是可以自行复健。在使用前,公司会事先向他们介绍每一种康复运动的功能以及进行每种复健所需的时间。在使用期间,公司也会留意和定期监督患者做复健后的效果和进度。

公司主要为那些进行复健或面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用于复健和辅助用途的可穿戴软机器人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是手部康复和外骨骼设备EsoGLOVE,其他产品包括静脉与关节护理设备,以及医疗压缩与支持设备。

然而,许多起步公司将必要的开发流程和质量管理系统视为一种负担和通过审核的条件。但其实,唯有采纳适当的医疗设备的设计控制流程,才能降低犯错的可能性。

因此,她当时觉得医生是个有用的职业,并决定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人战胜病魔,所以医疗行业对她来说非常高尚。

展望未来,她打算扩大产品组合的范围,接下来半年内会推出神经康复和血管护理相关的设备,同时会寻求美国市场的商机。

另一方面,她表示在新加坡集资并不简单,有兴趣投资在医疗设备领域的风投公司不多,因为产品面市所需的时间较长,没办法立即看到潜在的回报。大部分的风投公司较偏好数码医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