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系六公司在本地交易

怡和集团的股权结构,成功地抵御香港华资集团的狙击。然而,香港的局势是否会促使中资企业更积极入股香港的英资财团,包括怡和集团?目前,中国国航持有国泰航空29.9%股权,仅次于太古而成为第二大股东。另一方面,平安保险持有汇丰控股7.03%股权。怡和集团是英国统治香港遗留下来的符号,因此对中资财团或许更有吸引力。

香港暴力示威事件不断,大财团最近纷纷在报章上刊登“反暴力”广告。在当前的形势下,大财团若不选边站,可能会被北京政府视为同情示威者,这将影响他们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特区的商业利益。香港的英资财团更是处于风口浪尖上。不久前,国泰航空公司职员在机场参与示威,引起北京极大的不满,最终国泰航空的英籍行政总裁引咎辞职。

怡和控股和怡和策略交叉持股,怡和控股持有怡和策略84%股权,而怡和策略则持有怡和控股58%股权。另一方面,怡和策略是控股公司,控制香港置地(50%)、怡和合发(75%)、牛奶国际(78%)以及文华东方(78%)。这个股权布局,主要是防止控制权落入他人手中。

今年以来,怡和系旗下公司的股价全面倒退,怡和控股跌了22%、香港置地失去12%,而文华东方下降28%。香港的局势以及美中贸易战为怡和系的公司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过这家老牌集团持有不少优质的资产,其价值有待释放。此外,怡和集团的追随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怡和系旗下公司的股价若继续下跌,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价值投资者。

国泰航空是英资财团太古(Swire Group)旗下的公司。太古、怡和(Jardine)、和记(Hutchison Whampoa)以及会德丰(Wheelock)号称香港英资四大洋行,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控制了香港的经济命脉。不过,和记已落入李嘉诚家族手中,而会德丰则由包玉刚家族拥有。目前剩下的英资财团是太古以及怡和,其中以怡和的历史最悠久,规模也最大。

早在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主要经营一般对华贸易,其后取代东印度公司贩卖鸦片。在1842年,英国政府在怡和的游说下,派军舰到中国追讨遭满清政府销毁的2万箱(1400吨)鸦片,这便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或许由于这个历史因素,中英两国在1984年就香港回归中国展开谈判之际,怡和集团迁册到百慕达。在1994年底,怡和集团从香港股市退市,转到新加坡上市。

除了文华东方,上述五家公司都是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成份股,因此怡和系的股价牵动本地的股市。

目前,在本地股市交易的怡和系公司共有六家。它们是:怡和控股(Jardine Matheson)、怡和策略(Jardine Strategic)、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怡和合发(Jardine Cycle and Carriage)、牛奶国际(Dairy Farm)以及文华东方(Mandarin Oriental)。除了怡和合发以新元交易之外,其他股以美元交易。

尽管怡和集团设计了铁索连舟的股权布局,但它还是无法摆脱企业狙击的风险。1988年,由李嘉诚领军的香港华资财团宣布持有香港置地8%股权,并表示有意全面收购。最终,怡和集团答应买下华资集团持有的香港置地股权,而华资集团则承诺在七年内不持有怡和集团任何上市公司的股权。

以香港置地为例,它在香港、新加坡、北京以及雅加达拥有及管理超过85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楼以及零售商场。其中,它在香港中环拥有12栋紧相毗邻的甲级办公楼以及零售商场,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在新加坡,它也在中央商业区拥有商业房地产,并通过子公司MCL地产发展私宅项目。在中国大陆,除了商业房地产,它也与中资公司合作发展多个私宅项目。在最近公布的半年业绩,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香港与中国大陆。

中美贸易战以及香港持续的暴力示威活动,令投资者担心香港的商业房地产租金及租用率会受到冲击,从而影响香港置地的业绩。在怡和系中,香港置地曾是香港华资集团觊觎的目标。股价持续下跌,将可能招惹潜在的企业狙击者。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而言,企业狙击或股权争夺战有助于迫使企业释放隐藏的价值。

铁索连舟股权布局 无法摆脱企业狙击风险

香港置地每股净资产是16.50美元,最后闭市价5.57美元。换句话说,它的市账率(P/B)只有0.34倍。以目前的股价,它的股息收益率接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