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新经济 新加坡商场职场大洗牌

冠病疫情带来新“新常态”,让人无法回到过去,眼下是“10年的数码转型努力集中于六个月内完成”,而在未来10年,可能看到“大多数现有的工作都消失”。《悉看大势》专题系列剖析全球财经格局、商业及科技趋势,为你探悉因果,瞻望未来。本期访问多名商家、高管、学者、经济师和分析师,了解他们对新“新常态”下的新加坡“疫后新经济”的看法,勾勒出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对企业、个人,以及个人投资者又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

对于“疫后新经济”的理解,与其下定义不如举例说明。

新加坡新瑞投资公司(Sirius Venture)创办人兼董事经理黄庆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网络经济肯定是个新常态,我们如今不只上网购物,还能继续做买卖和贸易。网络经济将会继续,送货业务会越来越大,最后一里送货服务已变得非常重要。此外,在线娱乐和在线学习都大增。”

联昌私人银行经济师宋生文说:“疫后新经济可说是新常态的设立。即便有疫苗和治疗方法,冠病仍将继续存在,这是新常态。我预见经济将出现永远的转变,新经济将包含新旧成分,例如,实体办公楼面和中央商业区还是很重要,是母舰,新的部分则是居家办公。付款方式也一样,现金和无现金此消彼长。新经济必须让这些活动更简单、容易、有效率和安全。”

新加坡管理学院全球教育高级讲师陈启文博士则认为,经济将被疫情重塑,而“一些限制可能永远存在,包括对大型活动的人数限制和安全距离,居家办公继续受到鼓励”。

人数限制和安全距离不仅影响航空公司和电影院,吸引国际观众的大型演唱会、国际体育比赛如F1大赛和国际运动会,以及大型会展等至今都未能恢复举办。这些都对旅游业,包括航空公司、旅游景点、依赖旅客的购物地点等,有很大的影响。

黄庆生认为,除了疫情带来的边境管控和各种措施,旅游业还面对去环球化和社会行为或消费行为转变的不确定性。旅客是否会回来,是个大问号。

创造机会缓解衰退冲击

既然无法回到过去,就不能坐等昔日重现,况且全球疫情不知何时能结束,如果大家“一起从悬崖掉下”就太惨了。

黄庆生说:“各国都在想方设法让经济在新常态下继续发展。如果人们没有工作,如何生活下去?如果政府和商家干等疫情过去,那将会是灾难。即便不能出国谈生意,大家都居家办公不能见面,我们还是必须设法寻找能为公司创造收入的方法。

“疫情肆虐下还是有些行业的生意非常好。与其等待疫情过去,我们必须思考有哪些事物在疫后是能继续发展的。中小企业的反应更加敏捷,应该能更快转变,努力转型才是明智。”

宋生文说:“前景确实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只有时间能够告诉我们答案,要如何跟上新局势,是许多商家正面对的压力。企业须从多方面思考,为无法预见的情况准备好对策。我们无法避免经济衰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机会让商家看到能够创造收入和工作的领域,从而缓解经济衰退的冲击。”

国泰君安国际资产管理(新加坡)公司执行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黄佩妮受访时说:“为防再次暴发这类疫情,公司须要考虑把供应链的地理多元化,并且不只是根据最低成本做决策。而随着年长人口被迫采用在线消费方式,用户的行为也已改变。商家必须继续发展全面的数码战略以吸引消费者。”

正面看危机,有些人看到危难,也会看到机会,如果愿意主动出击,或许可以加以把握。“疫后新经济”提供了哪些机会?

各行各业机会并不一样

资威资产公司(Capital Dynamics)驻新加坡的基金经理黄建锝受访时说:“机会很多。除了帮助经济过渡的新行业之外,旧有行业诸如医疗保健和半导体等也表现良好。”

各行业的机会并不一样。宋生文说:“在波那维斯达那一带,不论是资讯科技还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活动都很繁忙;而裕廊工业区和实里达航空园,则是处于衰退,也不知何时能复苏。

“但是业者可以力求创新,以取得业务发展。例如食品业,可以开发新的烹调方法、生产方法,以及发掘新的包装材料以把食物保存更久等。那些能够从新机会创造收入的企业,便能够成功发展起来。”

陈启文说:“有更多网上购物活动,网上平台和送货服务的需求就更多。更多人居家办公和学习,因此需要笔记电脑和通讯器材。支持和方便居家办公的业务、售卖标准和低价物品的电子商务,以及在线学习和培训服务供应商,都是可能的商机。”

空运需求大增打开新商机

黄庆生说:“封锁和限制措施导致货运需要更多时间,所以商家将须存更多货,这就需要更多货仓楼面。另外,虽然客运需求低迷,货物空运需求反而大增,这打开了一个入场的机会。疫情也使制造业在各国变得更重要,各国都在建立国内的制造能力。此外,疫情推动在线会议和娱乐兴起,因为无法举行现场活动。世界变小很多,这是人们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机会。”

黄佩妮说:“疫后的经济还是需要多数的行业,但它需要一个较大的数码行业。结构性增长行业如云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以及自动化,将从网上消费增长受益。创新活动带来的更优良的产品、成本和品牌,将继续是争取比市场更高的增长率的关键。”

机器人可能更快取代人力

疫情明显加速了市场对云端服务的需求,因为数码化加速发展和数据量大增。

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新加坡销售副总裁兼总经理吴福来说:“灵敏和远程协作对业务的可持续已变得很重要,许多商家正在探讨云服务来满足这方面的一些需要。”

此外,接下来5G网络推出将带来更多机会。不论是批发零售、生产、医疗或是物流等的数码化,都将使人工智能更无孔不入。

埃森哲(Accenture)东南亚区数字分析服务董事总经理李俊祥指出,疫后的经济将不再和以往一样,公司机构必须加速变得更有弹力和灵敏以求生存和发展。人工智能的功用因此势必更彰显,它已在卫生医疗、供应链和更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帮助筛查和分诊患者。它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掌握市场趋势、发掘新方案。

新机会并非都是低垂的果实,要把握它们,须克服的挑战其实不少。

黄佩妮说:“各国经济体将日益通过互联网连接,由于全球市场的规模,这将带来机会。另一方面,在这个全球景观中,竞争也更加大,远程工作将使到人员的流动性日益上升。由于企业设法分散风险和确保持续生产,以防备人力再度受到干扰中断,自动化和机器人的采用也可能加速,人力可能更快速被机器人取代。”

也不只是辩论哪些工作将永远消失或者流出国外。黄建锝说:“低收入人群和依靠体力劳动的人们都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政府必须确保有足够的社会安全网来保护这些人。”

至于商家,李俊祥说:“埃森哲对13个行业的研究发现,由于冠病疫情,新加坡的数码经济一年增加了至少5亿美元(6.9亿新元)。过去多个月,一些公司的网上交易量和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可达平时的三倍。展望乐观但消费者的期望在演变,而数码原生业务的加速兴起,正在威胁传统消费品业者,企业必须准备重新设计它们的科技基础设施、流程和系统,以承受未来的压力。”

黄庆生说:“以往科技是业务重要的‘外套’,现在,科技是业务的‘心脏’,把氧气抽送到公司各部分。企业现在得从科技的角度经营业务,这将是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传统企业已经投入许多资源于硬件和实体基础设施,要减少人手、减少分行数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还有很多人非常习惯旧有的获取服务的方式,起步公司则没有这类包袱。”

了解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

到头来,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疫后新经济”与一般人和个人投资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生文受询时单刀直入地说:“工作和收入,还有社会流动性。新增长领域创造新工作、带来新机会,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新机会取得成功,便有助社会流动性。”

吴福来说:“戴尔科技的研究显示,2030年的工作有85%目前还不存在,虽然说距离现在只有10年。”

因此,全球和新加坡职场人士都须了解自己受聘扮演的角色以及拥有哪些必要的软硬技能。

人们或须考虑,什么工作可能因为转移至网上、因为分享经济,以及企业进一步自动化而减少了劳动力密集度,而有朝一日将会被取代。

黄佩妮说:“灵活工作时间和灵活办公空间或将让更多人减少通勤和能够更有弹性地管理工作时间。不过,这或将意味着工作和家庭的界线变得更加不明确。”

不论是一般人还是投资者,愿意学习和作出适当改变,是适应新常态的一个关键。

黄庆生说:“我82岁的父亲如今已学会使用Zoom和YouTube,他的世界突然改变,现在他更活跃、更多活动了。另一大领域是教育,人们现在可以获得很好的线下和线上混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接受网上培训课程,取得职业进展。作为投资者,我已转至专注投资食品科技,由于食品安全、气候变化、科技变革,食品生产将受到影响,今后将会有新的食品种类面世。”

黄建锝给投资者的建言则是,要更加注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前来看,利率将会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帮助被疫情重创的经济迈向复苏,这为股票市场提供了下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