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看大势
上星期天(1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各大产油国达成一项有史以来最大的原油减产协议,标志着以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为主的石油战争暂告一段落。分析师认为,冠病疫情导致全球需求大减、库存激增之际,油价依然承受下行压力,主要产油国各方博弈仍将持续。石油市场未来前景如何?主要产油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会如何影响油价乃至全球经济走势?更重要的是,油价波动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有多大?
《财经拼盘》新栏目《悉看大势》专题系列,深入浅出剖析全球财经格局、商业及科技趋势最新发展,为你探悉因果,瞻望未来。本期专题聚焦牵扯多国、影响深远的石油大战。
4月12日,当油盟与其他主要产油国组成的OPEC+紧急会议进入最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接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电话。
普京主动召开一场罕见的通话会议——与特朗普和沙特国王萨勒曼就石油减产协议进行沟通。
过后,普京还与特朗普另外通话,就全球石油市场形势交换意见。
俄罗斯、美国以及沙特这世界原油三巨头领导人的电话沟通,让迟迟未有结果的OPEC+原油减产讨论终于取得了突破。
三方通话后,OPEC+立即达成协议,同意在5月和6月每日减产970万桶,接近全球日供给量的10%。
这是一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原油减产协议,标志着以沙特、俄罗斯以及美国为主的石油战争,暂告一段落。
原油减产协议达成,是否意味着油价将触底反弹?答案显然是“没有”。
疫情肆虐 石油需求每日减少2000万桶
4月12日是复活节,象征重生和希望。不过,OPEC+这颗复活节市场最大的“彩蛋”,始终没真正令油价满血复活。
本周一大宗商品开市交易时,纽约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大涨5%和8%,但很快地又回吐了这些涨幅,最终收报22.41美元和31.74美元,下滑1.5%和微涨0.8%。
今年迄今,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均处于熊市,跌幅超过50%。
受访学者和分析师认为,在冠病疫情导致需求大减、库存激增之际,油价依然承受下行压力,主要产油国在各方博弈仍然持续。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东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杜希(Tilak K.Doshi)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在冠病疫情影响下,全球石油需求大大减少,以至每日石油需求减少多达2000万桶,因此石油供应每日减少几百万桶还是不够。”
他指出,油价走低对依赖石油的出口经济体,如沙特和俄罗斯,产生巨大压力。此外,美国不少较小的页岩油生产商,也因低油价而面对高债务比率和棘手的现金流问题等。
联昌银行私人银行经济师宋生文受访时说,原油减产协议宣布后,油价并未强劲反弹,凸显投资者与产油国都明白,这项创纪录的减产协议,不足以抵消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停摆和大量石油过剩局面。
宋生文说:“虽然OPEC达成减产协议,但它能否有效执行协议还是未知数。毕竟,OPEC监督机制本身先天性不足,在减产执行力度方面,未必能成功达到减少10%供应量的目标。”
沙俄“反目成仇” 油价一日大跌31%
在金融市场各类商品分析预测中,石油价格总是让分析师最头疼的一个。它涉及的不仅是市场供应与需求关系,很大程度还受到国际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影响,以及国际上巨额游资的投机炒作。
过去一个月来,石油价格剧烈波动,事件的开端是3月6日OPEC和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减产协议谈判。
会议前,OPEC表示冠病疫情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巨大,原油供给将过剩,进一步减产至今年第三季度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会议以双方谈判破裂告终。沙特不但没减产,反而发动石油价格战以争夺市场份额。
谈判破裂隔天,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宣布所有原油品级将以“疯狂”价格出售。其中,出口至欧洲西北部的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售价,下调至每桶10.25美元。
两大产油国“反目成仇”,造成油价猛挫,布伦特原油期货9日开盘大跌31%,单日跌幅为30年来最高。
油价大跌也引发多国股市狂泻触发熔断。美国股市3月9日至19日发生四次熔断,足以载入全球金融史的“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四”。
低油价不再是银子弹
石油不只是商品,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的价格波动更会重大影响国家经济。
星展集团经济师谢光威受访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新加坡应是OPEC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的赢家,但冠病疫情暴发却让低油价失去刺激消费的作用,不再是推动经济的“银色子弹”
他说:“新加坡是石油净入口国,所以低油价一般对新加坡经济有利,特别是经济增长较缓慢时,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可是,冠病疫情持续扩散,大家都待在家里,消费需求大幅下滑,低油价自然起不了刺激消费的作用。”
星展集团研究资料显示,新加坡净进口石油总额达154亿元,相当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的3.1%。在一般情况下,油价每涨10%,将造成新加坡整体通货膨胀上扬约0.3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低油价理应缓和通胀率,让消费者受益。
就各行业而言,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蔡学敏指出,低油价表面上看来对运输、物流和航空业有利,可是经济陷入萎缩,对新加坡整体经济带来创伤更大。
2014年中至2016年初,供应过剩导致油价崩盘,大跌七成至每桶35美元的水平。受油价下跌影响,新加坡在2015年减少了5200份制造业工作,较2014年高出22%。当中1680个工作来自金属制品生产、石油钻井平台机械和设备等企业。
银行业因油气领域贷款曝险受挫
另一方面,新加坡银行业也因油气方面贷款曝险而受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16年度《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显示,当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从2015年第三季的1.8%,攀升至2016第三季的2.7%。制造业不良贷款率攀升1.9个百分点,石油相关领域有多家公司陷入债务危机。
蔡学敏说:“企业再融资或许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一些银行可能不愿增加受冠病严重打击的公司的信贷曝险。”
宋生文却觉得,银行和油气领域吸取当时油价崩盘经验后,如今变得更强韧,应可抵御低油价带来的冲击。他说:“尽管一些油气领域企业可能濒临破产,银行也可能出现更多不良贷款,但整体而言,低油价带来的影响应不会像2015至2016年期间般巨大。”
每朵云都有一条银边,在艰难局面中,低油价给国人带来的一丝欣慰,就是下季度电费价格会减少。
宋生文笑说:“受冠病影响,虽然大家无法出国游玩,享受油价下跌、机票价格走低的惠利,但至少下季度电费估计大幅下滑,对现在居家办公,每天开电脑、风扇和冷气的广大民众来说,或许是唯一较开心的事吧。”
沙俄美的“三国杀”
单纯从供需平衡关系来看,冠病影响石油需求,减少供应既然是合理做法,沙特为何要增加供应、掀开油价大战?
杜希解释:“这是因为沙特想要借着低油价,把美国等竞争对手排挤出去,从而巩固它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它也能迫使俄罗斯就范,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根据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的分析,沙特拥有世界上最便宜的石油,沙特阿美的原油开采成本每桶不到9美元,而俄罗斯的成本为每桶15美元。相比之下,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介于23至75美元,较沙特和俄罗斯高出许多。
不过,沙特经济结构单一,约70%财政收入来自原油出口,沙特在计入财政预算后,油价须维持在80美元以上,才能达到国家收支平衡。
反观美国,它借助页岩油革命技术,极其宽松的金融市场,以及股市、债市和银行的“输血”,自2010年以来产量迅速提升。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石油产量达到每日1951万桶,所占市场份额为19%,比沙特的每日1181万桶和俄罗斯的1149万桶来得高,是当前全球产油国的龙头老大。
俄罗斯拒绝减产,背后有些什么考量?
莫斯科宏观咨询公司(Marco-Advisory)研究总监阿谢德(Tom Adshead)认为,俄罗斯是剑指沙特,意在美国。
他说:“俄罗斯人出于长远策略考虑而这样做。这样做可能损害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财务状况,在竞争中除掉美国生产商。”
事实上,减产对俄罗斯可能毫无好处,只会令它的市场份额被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抢占。
至于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两难局面:油价走低将阻碍页岩油业发展,减产则意味着页岩油生产商增长陷入停顿。
辉立期货(Phillip Futures)大宗商品高级经理桑杜(Avtar Sandu)指出,不少美国石油公司业务饱受冲击,纷纷减少开支和裁员。
他说:“即使没有冠病疫情的影响,全球原油库存已超越五年平均水平,这说明目前石油供应过剩。因此,除非石油产量大幅减少,并且冠病疫情能在第二季度末平息,我不认为油价短期内会回到50美元以上水平,它甚至还可能陷入熊市,跌至20美元以下水平。”
总的来说,还是一句老话:石油价格战中没有赢家。
汽油价格涨快跌慢?
不少人经常埋怨,原油价格上涨时,油站的汽油价格迅速上扬;原油价格下跌时,汽油价格下调速度却往往很慢。
根据新加坡竞争局(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Singapore,现为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2017年的一项研究,现实情况恰好相反。
贸工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有明医生上月在国会答复关于原油价格下跌对新加坡汽油零售价影响的问题时,引述竞争局研究说,新加坡汽油价格其实涨慢跌快,相比全球油价下跌时汽油价格的回调速度,油价上涨时油站汽油价格平均上升时间其实更长,上调速度更慢。
他指出,原油必须经过提炼和加工程序转化为汽油,转嫁率(pass-through rate)一般为70%。今年3月初油价大跌,新加坡油站汽油价格约六天后下跌20%,转嫁率超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