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幼儿生成的学习过程当中,华语教师必须卸下“教语文”的负担,切忌教导幼儿书写“鹦鹉、飞禽”这种生活中不常用,而且笔划很多、令幼儿厌恶的词语。
幼儿园教师在班上朗读故事书时,窗外飞来一只白鹦鹉。幼儿兴奋地指着白鹦鹉喧嚷,没人听老师朗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是警告幼儿专心听课,否则把窗帘拉下来,抑或是放下书本,和幼儿一同观察,并讨论鹦鹉与众不同的毛色?
其实,教师自己何尝不会对世间奇特之事感兴趣?教师的好奇心和赤子之心,什么时候开始被工作和责任磨得只剩下管控与疲惫?教师应该学会放轻松,对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必须有所认知。
因此,华语幼教教师应该跳出那种高结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不应该一味要求幼儿一堂课下来,总是长时间盘坐地上,闭嘴安静听课、写字。
许多幼教语文教师上课的重心,以帮助幼儿认字、写字和理解词汇意思为主。离开了图卡和字卡,语文教师几乎不懂得怎么教课;不教字词,教师不知道在课堂上还能教什么;不让幼儿在习字本写点字,教师不晓得小组活动时还能让幼儿做些什么。
瑞吉欧教育理念(Reggio-Emilia Approach)的创始者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提出,一切教学活动,始于儿童观。《学前母语课程框架》开宗明义给所有华语幼教教师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儿童观,即幼儿是好奇、积极、有能力的母语学习者。
来自不同语言文化和培训背景的教师,对于何谓“掌握基础语言能力”会有不同的解读,尤其对于较具争议性的“听说读写”的“书写”这一块。对此,《学前母语课程框架》的学习目标里头,也提供了一个明确但具弹性的方向,那就是用记号、符号或文字表达想法。教育部并不要求尚未掌握动作技能的幼儿,学会文字的笔画顺序。但是,在没有强制习字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反复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笔画顺序。
然而,教育部出版的《培育幼儿:学前母语课程框架》清楚指出,新加坡幼儿园的母语教学旨在为幼儿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终身学习母语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对母语学习感兴趣、掌握基础语言能力,以及对本地文化有初步认识。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得了解幼儿的能力和兴趣。以开头的案例打个比方,幼儿当时对于那只白鹦鹉感到极大的兴趣。一名懂得拿捏学习契机的教师,此时就会暂停朗读活动,反正故事书随时都在,巧遇白鹦鹉的奇事却很可能昙花一现,稍纵即逝,提各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用口语表达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进一步拓展成该班级的探究主题,引导幼儿查询资料,参观飞禽公园,或者邀请爱鸟人士来幼儿园分享专业知识。
当教师的儿童观越来越正面,自然而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渐渐学会“放手”,开始接纳比较灵活、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生成”教学法(Child-initiated Approach)。
曾几何时,为幼儿的所有提问找出答案成了教师的责任?如果上面所述真的是我们的儿童观,在幼儿每天提出无数个疑问时,我们会换一个方式来回应,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我们不会以直接介入,强迫双方道歉的快捷方式处理纠纷,而是引导幼儿理解那些行为的后果,从大大小小的纠纷中学习社会性的行为,以便更和睦地与人相处。
当师生两者的兴趣和能力都能兼顾时,一名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结合由教师引导和由幼儿生成的教学法,愉悦地与幼儿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