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来西亚首相署副部长莫哈末法力逝世,其所属柔佛州丹绒比艾国会议席已宣告悬空,并将在11月16日展开补选。
换言之,丹绒比艾在去年大选时若无伊党搅局,则其所得的2962张选票足以抵消希盟的多数票,有机会令马华候选人黄日升转败为胜,所以巫统会觉得马来票才是选区的造王者,想出征丹绒比艾。
相比之下,国阵在这个部分就面对着更大的麻烦。丹绒比艾是一个主要由马来和华人选民构成的混合选区,两者之间的差距仅有15%,参选者既需要来自龟咯的马来选民支持,也需要主要集中在北干那那的华人选民力挺,才能够夺下这个选区,流失任何一方的选票都不行。
尽管丹绒比艾补选还未开始,但更精彩的巫马“选前战”早已拉开帷幕。
(作者是马来西亚时事评论员、拉曼大学新闻与政治学者)
其一,尽管大选时马华在以华人为主的九个选举渠道都惨败,但他们觉得目前华社对希盟的不满已达沸点,华人选票有机会回流,若巫统能够助选,凭着三届议员黄日升的服务纪录,要维持马来选票不是难事。
已故国会议员莫哈末法力,就是希盟华人选票维持、国阵马来选票流失的情况下当选的。当然,前者仅以524张多数票险胜,若按2013年的大选成绩对照,国阵在去年大选所流失的28%选票,并非完全流入希盟手中,也有部分落入了介入搅局的伊党,而当中绝大部分都是马来选票。
这既是马国替换政权后的第九场补选,也是柔州的首场补选,更是巫统和伊斯兰党正式结盟后的第一场选战,也会是土著团结党用来验证柔州马来选民支持率的战场。
因此,要挑选能够参与这场国席补选的候选人并不算难,主要在当地拥有曝光率和服务记录即可,而在这方面不需特别烦恼的当数执政联盟,因为土团党丹绒比艾区部主席卡敏,就是符合这项基本条件的领袖,他除了是土生土长的丹绒比艾居民,也在本届大选中参选过笨珍国席,且仅以833张选票的微差败选。
其二,补选的投票率向来不及大选。马国过去的八场补选,在大选时投票率都超过80%,但补选时投票率最高的森美兰州晏斗国席补选也只有79%,最低的则是雪兰莪州无拉港州席补选,即43%,差距极大,更某程度影射了华人选民普遍对补选投票不积极的现象。这种变化和现象,会为土团党带来更大的守土压力,而且马华在八场补选中也只参选过没有胜算的无拉港补选,所以难得碰见有胜算的议席,有机会顺势一洗“一席政党”的颓势,所以他们必须力争到底。
巫统的意愿有多大?跟他们想重夺联邦政权的野心一样大,巫统丹绒比艾区部辖下的88支部主席已透过媒体放话,若马华获得参选这个国席的机会,不只不会助选,还不排除扯后腿,就算巫统的盟友伊党已表明会挺马华,但他们就是急着想要一场“巫伊结盟”加持下的胜利,而且柔州又是巫统的发源地,他们在去年的大选中败走柔州已令基层非常不好受,眼见这是柔州首场补选,又恰逢巫伊结盟的蜜月期,有相对的胜算,所以他们已向柔州巫统推荐同是本地人的区部主席杰弗里丁阿丹。
另外,丹绒比艾是在2004年时从笨珍国席分割出来的议席,居民分布和选民结构存在重叠的情况,所以卡敏之前参选笨珍国席的经验将极其珍贵,其胜算因而会是党内最高的,因此由其代表希盟出战的呼声和概率最高。
丹绒比艾选民的投票意向向来清晰,他们很重视地方格局,所以一般都会倾向支持拥有服务记录的本地人。
当然,这在逻辑上是没有错的,将这套逻辑放在这场补选也是没毛病的,但它必须建立在与大选时丹绒比艾接近的选民结构、投票率和选民风向等三大前提下,才能够发挥效用。这看在已连续四届参选(并赢得三届)丹绒比艾国席的马华眼里,当下局势显然有变。
巫统和马华争夺议席的情况,在过去也时常发生,而国阵通常都会通过最高理事会的协商机制来解决这类矛盾。但这种协商机制并不太适用于丹绒比艾,因为巫统让步的话,则他们的基层会出现极大反弹;若马华让步,他们也会授予政敌话柄,其往后在马国华社跟前将更难翻身,虽然国阵兼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可能会尝试折衷方案,即说服巫统和马华接受国阵直属候选人的方式来参选,但采用这个方式,人选方面又会是另一个难关。
尽管丹绒比艾属于半城乡的边陲地段,较少受到注意,但因为这些时间点上的巧合,令这个亚洲大陆最南端的地方,成为当下战略价值最高的国会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