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家必须认识到,着眼“长远”,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石。因为,唯有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世界发展大势,才能够看到,中国的复兴已经是21世纪必然的趋势,中日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害是必然的格局。中国是拥核国家,唯有与中国和平相处,中日两国才可能真正化解历史仇怨,使日本获得大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大和民族的发展出路问题。

日本同中国一衣带水,是有着两千多年交往史的邻居,彼此无法搬走。因此,正如日本创价大学的创立者池田大作所言,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和民族的亲近性着眼,除了日本与中国友好,别无他途。这也是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唯有着眼长远加快推动中日关系不断迈上新阶段,建立中日命运共同体,中日关系才能始终暖流常在、春暖花开,这才无愧于是真正把握了当前的“重要机遇”。

正因为如此,1985年10月,邓小平会见安倍的父亲、日本前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时强调:这些年我们没有给日本出过难题,而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是给我们出了很大的难题。同样,前些年中日关系不断遇冷,也在于日本方面在参拜靖国神社、“国有化”钓鱼岛等问题上,给中国出了不少难题。安倍政府一度热衷于在国际上编织对华“包围圈”,中国“崩溃论”在日本政客中也不乏市场。这实际上都凸显了战略上“短视”的“机会主义”心态。

不管是不是特朗普政府,美国把日本作为棋子利用都是不变的政策。日本如果片面依靠美国,就将始终无法摆脱充当美国马前卒、与强大邻国四面树敌的窘境。唯有中国繁荣强大且中日友好,日本的战略地位才会更加凸显,有更多向美、俄等强国争取自主权益、成为“正常国家”的筹码。唯有如此,近代以来一直努力“脱亚入欧”的日本,才不会沦为东亚的孤儿。

可以说,在东亚地区,日本现在基本上处于一种四面可能树敌的窘境。而过去赖以支撑的美国,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翻脸快如翻书,转眼就甩掉日本曾经寄予厚望的“经济北约”(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又不断在驻军费用等问题上敲打日本,在经贸关税等方面对日本毫不留情。美国的不可靠,更令日本外交陷入孤立无援的困难地步。从某种角度来讲,正是特朗普刮来单边主义的巨大“寒流”,使得日本更加感到寒冷。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台海关系和舆情研究工作者)

就寒流而言,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不设前提条件在年内同日本缔结和平条约,但日本方面目前坚持解决北方岛屿领土问题是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凸显在美俄关系未能根本改善的情况下,日俄关系仍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与此同时,日朝之间的敌对氛围并未稍减;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下台后,韩日关系的发展势头也明显受挫,韩国民众对日本殖民的惨痛记忆和担忧警惕,以及两国领土领海和历史问题之争,也使得两国关系很难迅速有大的突破。

东北亚目前交织着一股暖流和寒流。就暖流而言,韩朝首脑再次实现会见;中俄关系处于很高水平,在东北亚地区也积极推进合作;中韩关系走出朴槿惠末期因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困境,关系重回正轨;俄朝关系良好;俄韩间交流顺畅。和平、合作的温暖气候在各国之间升温。

习近平用“重要机遇”来形容目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形势,是非常恰如其分,对日本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中日关系好转,日本在东亚的外交环境就将迅速得到改善。不仅中国本身给日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有了中日关系这个依托,日朝关系就可能出现改善势头,日本在对俄、韩、美等国外交中都有了更多筹码。用日本人喜爱的中国围棋艺术来讲,这可谓是“一子做活,满盘皆活”。

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曾指出:“中日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我们长期的国策”,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应该说,中国历代领导人在对日关系上都是突出强调“长远”的。

在这种情况下,适逢今年是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这给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契机。中国始终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对中日关系改善始终抱有诚意,可谓是日本能够抓住的一股强劲暖流。因此,在安培政府作出系列积极姿态调整之后,之前陷入种种困难境的中日关系明显好转。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了日本。8月,李克强与安倍就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互致贺电。更重要的是,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见了安倍,指出中日关系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

问题在于,对于这种“重要机遇”,安倍当局要警惕“机会主义”心态。所谓“机会主义”,就是把中日关系改善当作是当前特朗普政策善变、日美关系面临不确定因素形势下的权宜之计,而缺乏真正从长远角度,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战略诚意。鉴于之前日本方面对待中日关系的态度,毋庸讳言,这种短视的机会主义心态在日本政客中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