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决定与两年前的计划背道而驰,也缺乏前瞻性。随着殡葬用地紧缺,不少国家着手推行海葬,绿色殡葬已成趋势。我国地小人稠,理应引导国人选择更加环保的海葬方式。印度教徒目前一般在樟宜海滩尾端和露天地点举行葬礼仪式,在樟宜海滩设置指定葬礼仪式场地,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长远而言并无法满足国人未来的海葬需求,反而增加了不便。
如果当局认为此建议不可行,我呼吁当局和新加坡殡葬协会联合研究,在另一个地点设立既安全又庄严的近岸海葬场地设施,更好地满足国人往后的丧葬需求。在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的当儿,国人必须放下对死亡和逝者的误解和忌讳,学习如何与已逝的同胞共存。
我也希望当局能向国人解释,为何新的地点只允许葬礼仪式而禁止撒放骨灰。据我所知,火化后的骨灰对环境生态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当局的环境影响研究评估报告也应当验证了这一点。
新加坡各地都建有近岸栈道,如仄爪哇、武吉慈明港景径、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延伸出来的观景栈道。希望当局能考虑在樟宜海滩葬礼仪式的场地,建设一道延伸出大海的栈道,或者类似勿洛码头、兀兰海滨公园码头的设施,以方便有需要的国人撒放亲属骨灰。
这意味着国人只能继续包租小船出海参加海葬仪式。当局的这个决定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及困惑。两年前(2018年4月5日),环境局向媒体指出,计划在丹那美拉海岸寻找一个适合举行撒骨灰仪式的地点,为选择在较为隐蔽的海岸举行海葬的公众提供便利,确保仪式过程的庄重,也能让本地葬礼服务设施更为全面。据当时的招标文件,丹那美拉的近岸设施建筑结构以四座亭子为主,每座可容纳七人;一个可供28人使用的大型遮雨棚;一条延伸入海的栈道,及九个车位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周边设施。
据《联合早报》12月31日报道,丹那美拉海岸原本要建海葬仪式场地的计划夭折。国家环境局答复《联合早报》时说,一项初步设计研究显示,那里的海滩坡度以及海潮情况存有安全隐患,要举行葬礼并不可行。当局将在樟宜海滩设置一个指定葬礼仪式场地。
两年前宣布在丹那美拉海岸拟建海葬设施之后,当局接获家长和一些水上活动爱好者的反馈和反弹。我希望不建海葬近岸设施的最新决定,不是因为少数人对于死亡和葬礼的误解和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