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的电力站:艺术之家(本地成立的第一个独立艺术中心)建立以来,42新剧中心可谓是20余年后再次出现的独立文化空间。这些年来,该中心成功和许多艺术工作者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使艺术工作者对其产生情感和归属感。也因为该中心能够长时间在同一地点运作,因此才能构成一个日常的文化空间,也有机会为艺术工作者建立起集体回忆。这都是巩固社群凝聚力的向心力量,缺一不可。
国家艺术理事会在2013年宣布开设文本创作中心,公开寻找合作伙伴。一组叫做“TAFY”(Two-And-Fifty-Years)的艺术组合呈交提案:他们不仅要培育更多本地创作,也希望能够记录剧场界的现象。
42新剧中心未来如何适应新政策,是否会因此流失这些年所建立起来的艺术社群,或是能够顺势建立不一样的社群凝聚力模式,其走向值得关注。毕竟,42新剧中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建立社区文化、社群凝聚力的成功模式,值得参照。这间蓝色小屋,已经构成了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心中的一片人文风景。
42新剧中心至今已为超过150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组织提供创作空间,促成了超过200部新的本土创作,在六年里迎来超过4万名观众。
新创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42新剧中心提供的实验和培育空间,因此显得难能可贵。
42新剧中心的产量如此惊人,也是因为本地艺术工作者信任该中心,积极与其合作。该中心为创作者补贴场地租费,让更多创作者能够以低廉合理的价格租用场地,进行创作实验。中心也会为创作者记录创作过程,让创作者有机会厘清他们的创作思路。不少新作品因此获得了在大舞台呈献给观众的机会。
坐落在滑铁卢街42号的一栋两层楼的浅蓝色小屋,自2014年开幕以来,已成了本地艺术工作者熟悉的一片风景。这是“42新剧中心”(Centre 42),里头设有黑箱剧场、排练室、会议室、办事处和庭院。
不少艺术工作者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不解,也担心像42新剧中心这样的培育和实验空间会就此消失。艺术群体在过去六年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紧密人情网,如今又必须重新适应新政策,自然会有失落与不安。
今年初,艺理会推出了两所共用办公室(一在史丹福艺术中心、一在月眠艺术中心),为艺术资源中心计划(Arts Resource Centre)下的艺术工作者使用。计划下的第三间共用办公室将设立在滑铁卢街42号,所以42新剧中心将会和艺术资源中心共享同一栋大楼,其黑箱剧场、会议室等空间,也不再是由42新剧中心直接管辖了。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原本是一项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的实行,但是该中心和艺术群体建立互信关系,有了艺术群体的积极参与,才因此形成一片具有温度的人文景象。
(作者是剧场/文字工作者)
在该中心的推动下,不少新艺术团体出现了,例如编剧团体“Main Tulis Group”和“Brown Voices”,就分别以马来族群和印度族群的视角,让观众关注弱势族群体的课题。该中心的剧评平台(Citizens review)也培育出不少剧评者,迄今提供了超过500篇剧评。该中心每年的“深夜文稿”(Late-Night Texting)让观众有机会观赏不一般的实验作品,去年一个周末吸引近6000名观众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