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养成用公勺公筷的习惯;外出回家须洗了澡才能进房坐沙发;凡生病者只能单独睡一间房,若是小孩生病,大人得戴着口罩陪她睡(小孩不肯乖乖戴口罩)。若是大人生病,必须戴口罩才能跟家人接触,且不得亲孩子抱孩子。
如今这场危机能带来什么样的转机?目前或许还无法下定论,但已能看见的是,它正不断地推动本地的医疗与科研领域快速地展开各种研发项目、推进医疗科技的采纳。
那场流感,无疑是家中的一场小“危机”。至此之后,家里也定下了一套“应变对策”。
远的不说,2003年的沙斯更是为我国在应对传染病这方面铺了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
危机带来转机的例子,在医疗领域更为显著。当年的世界第一次大战、第二次大战、越南战争等,就分别催化了化疗技术、抗生素、冷冻血液等的使用。
或许因在异乡经历过疾病的反复无常,所以我们都更加谨慎,原本嫌整天戴口罩耳后根会痛,但为了家人的健康,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习惯。
小“危机”似乎带来了小“转机”,让大家养成一些好习惯的同时,也更加谨慎看待每一名家人的健康。
无论是设施、人手、治疗流程还是防治措施的改变,在当时看来或许只是短时间内做出的急迫反应,但如今已成了日常运作的一部分,使得我国面对这次的冠病危机时,医疗机构不至于像当年那样手忙脚乱。
这么一熬就是两个多星期,本以为大家都好了,可女儿又病了。
冬天的澳洲流感肆虐,初来乍到的我们没做足预防工作,再加上贪图雪山美景,去了人多的地方,很可能就这么中招了。
这场危机,似乎使得医疗界,或为应对当下局面,或为抓准时机而推陈出新的决心与急迫感更为强烈。这些推进未来最终会如何融入医疗机构的日常运作中,值得大家期待。
放眼如今在各地肆虐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这无疑是场重大危机,然而各界在一些方面采取的应对方案,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在为转机铺路。
从新加坡科技研究院(A*Star)和内政科技局各自研发的冠病试剂盒,到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血清测试;从近期各大医院的研究团队针对冠病推出的各种研究、观察与报告,到一些公共医院如亚历山大医院,开始大规模采纳远程问诊医疗服务与在隔离病房使用机器人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政府日前成立的“新加坡保洁工作小组”,就是希望通过保持公共卫生、鼓励个人卫生,以及改变与卫生相关的社交习惯,来避免病毒在社区内广泛传播;为抗疫设下第一道防线的同时,长远来看也等同在为推动我国提升整体卫生水平做铺垫。
(作者是新闻中心高级记者)
去年7月,在澳大利亚的一次雪山之行,让我一家陷入长达约一个月的伤风、发烧、咳嗽旋涡中。
先是女儿连续一个多星期的高烧,后是演变成严重咳嗽,并将病毒传给我。结果我一边顶着高烧,咳着嗽,一边照顾着病怏怏的女儿。
将危机化为转机听起来虽然老套,但每场危机其实也都是一次次的经验累积,甚至对一些人来说,有可能是疫情当下,支持着他们迎头向前的信念,静待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