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SGExams成员下来也帮忙整理学生所需的线上资源,并提供相关指引。陈俊文说:“疫情促使网上出现许多类似的免费补习课程和平台等,但学生可能会因此混乱,所以我们主动和这些平台合作,为学生们综合了一套资源。”
地铁站是国人常到访的地点之一,为确保这些地点保持清洁和卫生,清洁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都因此增加,所以SGExams团队希望让大家认识这些“无名英雄”,并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感谢。
他们通过公共募捐如Giving.sg平台、亲朋好友,以及申请全国青年理事会的“年轻变革者基金”和淡马锡信托oscar@sg基金的资助,至今已筹到超过2万2000元。
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商业行政系一年级的陈俊文(21岁)与另10名学生在去年7月,把一个供本地学生讨论考试的网上社群,组织成一个实质的非营利机构。
在联盟中负责管理义工的陈俊维受询时透露,从4月起就有超过500人与他们接洽并担任义工,当中至少约六七成是由青年组成,义工工作涵盖与客工交流、担任送货司机,以及提供法律咨询等。
两姐妹卡丽娜(Carina Gozali,23岁)和卡瑞莎(Carissa Gozali,20岁)以及好友盛思聪(24岁)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和英国伦敦的大学念书,他们回国后发现许多自己思念且喜爱的小贩摊位,都受疫情影响而倒闭或生意惨淡,让他们感到很难过。
义工2:网上筹款光顾小贩 买食物送弱势群体
除了自己献出一分力,温秀晴也积极鼓励周围朋友和她一同加入义工服务。
“向别人伸出援手时,我们很多时候听到的,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但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这或许是意义重大的。”
派送爱心礼包向清洁工致敬
团队也认为小贩文化对我国非常重要,因此在帮助弱势群体的同时,也借此机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小贩的故事。
因此,该机构也推出了笔记分享计划,鼓励学生们互相指导,不少学生也会为彼此写下鼓励的字条。
她和其他义工花了数个夜晚,到全国多个地区寻找还在户外走动的年长者和露宿者,与他们交谈。除了分享卫生习惯,她也会了解这些年长者和露宿者如何应对疫情,并通知他们有关疫情的最新情况。
他也希望启发其他青年为他们关注的课题采取实际行动。
温秀晴说:“我们意识到提供食物的慈善机构多数面临义工短缺的挑战,因此决定把我们的时间充分利用在这个有意义的事情上。”
三人在5月开始筹划志愿活动Send Laksa Love,不仅在网上募捐,也亲自寻找需要帮助的小贩,并和需要食物的家庭“配对”,一个月后成功开始分派食物。至今,他们已帮助36个小贩摊位,分派了1615顿餐食。
这个全权由学生经营的机构目前有60名成员,受惠的4万多名学生来自中三至大专学府。
另一方面,今年1月至5月间,共有1万3335人通过Giving.sg平台报名当义工,其中约4095人是青年,并有近三成的青年是首次报名当义工。
陈俊维说:“这个联盟原本就是个由青年发起的,我们在这场危机中看到许多青年愿意挺身而出,不论是当义工还是捐款或提供空间供我们运作等,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我们也希望鼓励想推动社会变化的年轻人探讨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让这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当义工的经验让温秀晴深受启发,并认为能在疫情和病毒阻断措施期间从事义工帮助他人,是回馈社会的好机会。
她说:“他们处于相当艰难的环境中,碰到我们分派食物时对我们非常感激,看到我的一点努力能够帮到这一家人,真的让我很感动。这起事件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投入时间当义工的原因。”
对于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陈俊文说:“我们这一代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大流行病,所以无法依靠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只能尽量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从而推出创新方案,帮他们解决难题。”
温秀晴认为,在目前的艰难时期中,什么形式的援助都不拘,大家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当中包括举办一系列网上“读书马拉松”,鼓励学生们同一时间上线读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青年志愿团队 年轻义工超过1200人
今年19岁的温秀晴,在冠病疫情期间首次参与校外志愿活动后,深有体会。
温秀晴今年2月参与了团队旗下的“勤洗手”活动(Wash-a-Dub-Dub),主要向年长者和露宿者分享如何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免受到感染。
陈俊文说,本地学校在今年4月全面实行居家学习后,学生须快速适应一套新的学习模式,而他们身为学生,能完全了解学生们在这个突然的转变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推出了三个支援计划。
这次面对总理所形容的“这一代人的危机”,他们不少人都挺身而出,投身义工行列,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弱势群体。
不过,她也指出,单靠他们三人光顾这些小贩并不足以帮助小贩们,因此决定寻找比他们更需要这些食物的群体,而首个想到的就是年长者和低收入家庭等。
冠病病毒自今年初在本地出现并演变成疫情后,严峻的环境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影响,其中包括还在念书或是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
义工3:学生居家学习 SGExams线上支援
从初级学院就开始发起志愿活动的陈俊文,创办SGExams是希望能为本地学生做更多。
陈俊文认为,学生们其实可以通过共同的经验互相帮助,因此推动他和其他成员正式成立了SGExams。“我们致力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机会,并希望让他们的学习过程更顺畅一些。”
疫情期间,不少年轻人和温秀晴有一样的想法,他们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社会中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后,都积极投身自愿服务,希望尽一分力伸出援手。
她们参加了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支持的愿之心(Willing Hearts)义工计划,旨在确保本地弱势群体在艰难时期不会饿肚子。
本期《大特写》,随记者了解这些年轻义工如何在疫情中尽一分力,为他们周围和社会中有需要的人士伸出援手,用他们年轻的心打造一个温情的社会。
自中学时期就积极参与本地和海外志愿服务的卡丽娜说:“疫情暴发后,我了解一些人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希望能尽绵力提供援助。”
尽管如此,当她发现疫情影响许多家庭的收入和生计时,她仍义不容辞地参与志愿服务,希望能为有需要者做些事。
她目前是南洋理工学院资讯科技系三年级学生,去年12月完成学习交换计划后,由于距离今年4月份开学还有一段假期,因此除了兼职赚取外快,她其余的空余时间就选择做有意义的事——担任义工。
SGExams原本准备在3月学校假期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举办游戏嘉年华,活动取消后,他们决定举办一项派送爱心礼包的活动,向公共交通场所的清洁工人致敬与致谢。
除了学业上的支援,陈俊文和团队也不忘召集年轻一代回馈社会。
他们不一定经历过2003年的沙斯危机,又或者当时年纪还太小,无法完全理解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她指出,由于自己还在念书,在阻断措施期间有较多时间,因此选择当义工。
平时较少踏入厨房的她们不仅帮忙切蔬菜、腌制鸡肉,也帮助工作人员搬移一箱箱的水果和蔬菜,全心投入整个准备食物的过程。
在外国留学的三名大学生因疫情回国后,决定发起志愿活动帮助平时光顾的小贩,通过网上募捐向生意减少的小贩购买食物,再分派给弱势群体。
陈俊文说:“在这个艰难时期,我们能给予他人帮助,就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
义工1:理工生假期当义工
此外,居家学习加上年中考试取消,让一些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了解学习内容,也错过了评估本身学习进度的机会。
学生虽对网络和科技等了若指掌,但疫情期间改为居家学习,仍让部分学生无法适应。由学生发起的非营利机构SGExams因此派上用场,给予学生平台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任何形式的志愿服务,无论是提供服务还是捐款,都是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帮助。小小的努力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
温秀晴认为,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她鼓励其他年轻人尽可能踏出第一步去尝试当义工或捐助有需要者。
社媒分享故事 助保小贩文化
望启发同龄为所关注课题行动
其中让温秀晴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曾帮助万佛堂福利善友会分派食物给住在租赁组屋的一家六口。这个家庭育有四个小孩,而母亲当时还怀着第五个孩子,并即将临盆。
参加该团队旗下疫情志愿活动的包括团队原本和新加入的义工,其中约四分之三是首次当义工的青年。他们参与的志愿活动包括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如准备和派送食物等,以及支持前线人员的活动等。
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受询时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就有超过1200名青年参加了志愿服务。他们的年龄介于15岁至35岁之间,当中包括学生、全职国民服役人员,以及已步入职场的年轻人。
他们从熟悉的小贩那里得知,本地许多小贩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尤其是不懂得如何使用社交媒体或送餐平台的年长小贩,还有位于中央商业区和旅游景点等地的小贩。
与小贩交谈和访问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小贩们想为国人煮出一道好菜肴的热忱,因此激发了他们想尽一分力保存这个文化的决心。
她受访时说,她知道新加坡青年理事会属下的新加坡青年志愿团队(Youth Corps Singapore)提供不少青年义工机会,加上她的大姐刚好就在该团队工作,因此在姐姐的邀请下,与朋友们一同加入疫情义工队伍。
“与多名义工合作,并看到他们如何在危机时期挺身而出,我相信还有更多人能够这样做。我们每个人只需踏出一小步,但对于获得帮助的人来说,这已经很有意义的。”
他指出,自己曾当过教育部的实习教师,我国的教育政策虽被称为“世界一流”,但可以更好地照顾学生的社交和情感需求。
她指出,许多慈善组织在这段时期面临义工短缺,原因之一可能是有些人担心这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在疫情中成立的“冠病19客工援助联盟”(COVID-19 Migrant Support Coalition)也获得国人的踊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