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美莲每星期花三天陪儿子接受语言治疗,当时的工作文化又不太能接受做半天或者灵活工作制,她于是有了辞职的念头。就在那个时候,她听闻培思幼儿园(Pat's Schoolhouse)口碑不错,于是决定送儿子去惠德里路(Whitley Road)这所私人幼儿园。
在培思认识的家长大有来头,林美莲一连说了几个名字,都让记者睁大了眼睛,但她请记者别写出来。这些孩子非富即贵,有的家中甚至有网球场,但林美莲坚持孩子们必须到老师家里集体补习。那些很有来头的家长都没异议,准时把孩子送到她家门口。
林美莲夫家的男生都念公教中学,女生都念南洋女中,林美莲为了儿子能多学英语,花了不少功夫说服家人,把儿子送进“家里没人去过的ACS(英华小学)”。
早产的予恺很难带,在襁褓里哭闹不停,之后进入海星幼儿园豆豆班的那一年里,他的语言能力不但没进步,也因不会讲话,被老师罚出课室外。
练习簿不必多 认真做只需两份
她指出,现在的孩子跟20年前相比,更不会乖乖坐着看电视,所以教导时更要融入一些探究的元素,通过实际生活的事物来学习表达。
林美莲半开玩笑地说,甚至有家长要资助她开办华语增益中心,她没敢接受,老老实实转到职总优儿学府工作。
作为本地私人学前教育的先锋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就重视双语教育的培思幼儿园很重视师资,但华文教师中极少是大学生。林美莲既是华校出身,又有加拿大阿卡迪亚(Acadia)大学的商科本科学位,很快便被校长相中,希望她能考虑当半天的学前教育教师,一边还能照顾孩子。
虽然英语仍是韩佳骏的第一语言,已婚的他坦言如果以后有孩子,主要还是会跟孩子讲英语,但也会比较注重华语。
林美莲回答:“你尝试了多久?你有坚持吗?你自己放弃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讲英语了。投资家罗杰斯(Jim Rogers)不会说华语,孩子也在新加坡长大,但家里有华文家教,那就是创造出来的环境。”
学生忆述:林老师坚持说华语
讲不讲关乎坚持
林美莲说:“当时我怀疑予恺有语言障碍,甚至连智力都有问题。他没经历爬的阶段,手脚协调不大好,连穿鞋配袜子都不会。”
教师的做法是,事先准备一份表格,让孩子写下需放多少油和盐。孩子边做边在表格上打钩,或是问老师和同学,要一汤匙还是两汤匙。
任何孩子学华文都需要“工具”
幼教初体验:发现华语教学发展潜能
“交代时间、地点、经过,需要一个基本框架。”
职总优儿学府(NTUC First Campus)的母语课程策划总监林美莲博士这些年接受媒体访问时,主题都不离“用活学活用的方式教导幼儿华语”;她设计的学前母语教学课程,让老师带着幼儿逛超市,通过买菜买水果接触日常华语。
予恺从英华初级学院毕业,受到小时候看的港剧《一号皇庭》影响,选择去英国读法律。《回到启点》记录了林美莲当时的激动:“对于当时发音不准的你,我从未敢有这样大的期望!”
现在当了律师,韩佳骏的华语沟通能力,对他跟外国客户接洽时大有帮助,私下有朋友结婚,他也是指定的华语司仪。
补习班不少孩子非富即贵
《回到启点》里的眼泪
在培思幼儿园的那四年是林美莲的转折点。她不但转换跑道,开启了自己和只会讲英语的学生的特殊渊源,还发现了华语教学的发展潜能。
“现在有一些很受欢迎的电视剧如《延禧攻略》,让我们有更多接触华文文化的机会。”
“孩子错第二次时,让他把错的地方好好写在一张卡上,让他告诉你,错在哪里。第三次犯同样的错,就是认知上的错误,不是粗心,必须让孩子搞清楚,概念到底错在哪里。”
林美莲把儿子送到竹脚妇幼医院接受语言治疗,直到他念小二。在家,她制作各种玩具,吸引儿子听她讲话,“予恺,请你把大象的图放在那里,然后拿一个皮球给我。”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听的过程也很重要。
她后来发现儿子的强项是死记硬背,拼写单词虽没有发育正常的女儿予睎(26岁)那么好,但学了26个英文字母后,可以从Z倒背到A。到了小三,成绩突飞猛进,华文更是班上的佼佼者。林美莲意识到,当初用华文增强儿子的信心是个正确的决定。
“华文说得好但书写不行的孩子很少见,因为那个思维已经在那儿,所以学前教育要注重多说。我们要制造机会多说,用探究的方法,通过游戏玩耍互相提问、对话,鼓励孩子多讲华语。“
她当时已念了幼教文凭课程,对早期教育有一些认识,知道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
“我们小时候一般上不会在华文课外说华语,但是跟林老师在一起,她都坚持讲华语。我起初觉得很难,选用英语交谈,但她还是用华语回答,我们只好用蹩脚的华语回她。”
由于大环境是这样,林美莲注意到孩子一般从小五开始,英文的书写能力开始超越华文书写,而由于在小六会考中,中英文的比例一样,虽然家长会觉得英文比较容易学,华文必须靠多看多说,没有捷径,但也不太希望孩子放弃华文。
一直到了三岁多,儿子突然有一天说了个“ball”(球)字,林美莲喜出望外,发现儿子原来会说话,但之后很快便发现他发音不准,常把“toilet”(厕所)发音发成“coilet”,幼儿园小朋友模仿他讲话,让他自信心受挫;为K2毕业典礼排练时,女同学也不愿跟他搭档。
在圣若瑟书院求学的韩佳骏透露,他的华文成绩“差不多”,但跟同学相比,他比较敢讲华语,“无论是在熟食中心或是搭德士,我都是用华语。”
来这个补习班上课的孩子,大约有10人打从幼儿园毕业后,继续去林美莲的公寓住家补习,每星期一次,一直到他们16岁。
予恺以优异的成绩考获英国剑桥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后,回国当律师,去年参与某知名中国企业上市的案子时,他的华文根底派上用场。“他的书写可能已经退步了,但至少读得懂中国的商业书信来往。”
林美莲在家都跟两个孩子讲华语,她误打误撞成为学前教育教师,不但把三岁多才会讲话的儿子培养成毕业自剑桥大学的律师,她还是一群讲英语小孩长达10多年的补习老师,让他们这些年有机会用纯华语沟通。
《回到启点》为慈善筹款
“这都关乎家长的态度。与其跟孩子说不太好的英语,还不如说华语。”
林美莲说,在传统英校学习的学生,家里往往比较少说华语,所以他们小时候学华语需要“工具”来梳理思维,加强词汇之间的连贯性,否则说起华语就会“一块一块”。
- 林美莲博士捐出400本《回到启点》为慈善筹款
- 凡通过网站捐款至少30元给职总优儿学府的光明前景基金(Bright Horizons Fund),并将捐款收据编号电邮给职总优儿学府,就能获得一本《回到启点》
- 每笔捐款,仅限换取一本《回到启点》,先到先得
“我觉得予恺去ACS(英华),起码华语比别的孩子好,不会输在起跑点上。”
林美莲在《回到启点》中写到:“小六会考成绩公布,予恺考了257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外子时,他还叫我确定成绩单的名字有没有错。我们都不敢相信,这个当年语言发展缓慢的孩子能考到全国最好的10%。那晚,我哭了!”
儿子回家后不久就出水痘,接着她丈夫蔡继三(60岁,第一乐章音乐学院创办人)也染病,林美莲的产假就在这“兵荒马乱”中度过。因此,儿子的名字“恺”除了有和乐的意思,竖心旁的点也是为了纪念他出生后就得了水痘。
“那时我刚转行,原本也不知道华语这么‘吃香’。我在为儿子找幼儿园时,还因家里讲华语,专门找海星这样顶尖的英语幼儿园,因为我知道自己家里,不可能提供这样的讲英语环境。
予恺因为工作忙碌而婉拒受访。予睎也学法律,留在英国当律师。
“到了培思后,我发现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已开始把孩子送去学华语戏剧演讲班。这些家长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已看到华文的潜力。”
现年50来岁的林美莲当年怀儿子蔡予恺(现年29岁)的时候,是一家印刷公司的人事经理,在那一年的水痘高发季,她不小心从前来面试的求职者那里染上了水痘。不得已情况下,林美莲得催生剖腹,予恺提早三个星期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后还得留在医院的隔离病房,林美莲则是刚当上母亲就被送去传染病中心。
他回忆,林老师除了让他们做练习簿习题,也用比较活泼的方式教导他们学华语。
林美莲认为,讲英语家庭的孩子在学习华文时,需要一套句式来帮助奠定基础,因此学习范文和佳句有其必要。
由于语言治疗是以英语为主,林美莲每个星期都带儿子去图书馆听人讲英语故事,然后借华文书回家念给他听。
林美莲观察到,一些家长拼命买练习簿,但却没有恒心教孩子做习题。她认为,倒不如认真做好两份(练习)。“我也告诉学生,上课或者补习的时候认真听,把功课做完。我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如果是随便做,永远都会随便做。”
四年幼教生涯是人生转折点
还有一些家长,夫妻彼此说华语,跟孩子说话时却马上切换成英语。
韩佳骏(29岁,律师)和双胞胎姐姐佳颖是林美莲的得意门生,至今两人还跟她保持联系。林美莲受访时,还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家骏跟她以纯华文往来的手机短信。
“语言治疗不可能立竿见影。可能学一个发音就要花半年,一个小时就只是在学吹纸或者舔棒棒糖练舌头。重点是必须坚持下去。”
当时,幼儿园尝试开一班纯讲华语的班,由她和一名来自中国的教师共同负责。
延伸阅读
“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例如你今天看到什么,什么时候看到,有谁在,当时有什么情绪?你一定要帮孩子梳理,常有这样的梳理,他就会自然养成习惯说出来。不只是英校生,就连讲华语家庭的孩子,也需要这样。”
“讲不讲华语,关乎坚持。如果本身没有以身作则,就不要怪别人。小朋友很聪明,你坚持用那个语言,他就会用那个语言回答,就算外面环境是说英语的。”
记者问林美莲,有些家长反映:尝试跟孩子讲华语,但发现坚持的结果竟是孩子不跟他们说话,最后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只好改讲英语。
林美莲说:“很多人都问我怎么把孩子教得那么好,其实我很少给孩子机械式的练习。不是拼命做练习题孩子就会,关键是找出出错的原因。
也有父母觉得孩子华文成绩好,会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林美莲对此的看法是:“英文是‘比较左脑’,中文是‘比较右脑’,中英并重,对于左右脑的平衡发展有帮助。”
帮幼年儿子克服语言障碍
她补充说:“中国的小孩为什么能言善道?我在北京观摩过很多优质幼儿园,那里的教师也帮孩子梳理表达。他们毕竟是小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自己探究‘用了三汤匙的面粉,结果是这样’的各种结果,借此激发说的兴趣。他们毕竟是孩子,需要一套表格这样的‘工具’。如果没有‘工具’帮助他们,你问‘好玩吗’,他们一定说‘好玩’,但接着问为什么好玩,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因为:缺少一个帮助他们记忆的东西。”
比如在职总优儿学府旗下幼乐园(My First Skool),4岁幼儿班学习捏面粉团的时候,教师不会告诉孩子该用多少面粉、多少水多少油。
至于写作文,林美莲认为初始阶段必须给孩子打一个基础,学一些范文和佳句,学习如何连贯图片,所以从小就要教导他们连贯性。
跟20年前相比,林美莲认为,社区里的双语学习资源更丰富,家长也更注重华语,这从特选小学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集体补习时,林美莲经常跟孩子们一起听一首歌曲,看能默写出多少个认识的字,又或者玩游戏,让他们换取固本领取奖品。
韩佳骏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父母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预见到中国的崛起,再加上希望他能跟外公外婆沟通,因此要他学好华语。
林美莲获得西澳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就是探讨如何在新加坡学前教育中心施展创意教学,她最近在名创教育出版的新书《回到启点》里,记录了自己意外进入学前教育行业的点滴,以及对教导幼儿母语的心得。
原本就对学前教育很有兴趣的林美莲于是走上了学前教育这条路,一边上班一边修读学前教育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