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代表医药产品更不安全
卫生科学局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强调,不良反应报告增加并不代表医药产品变得更不安全。
去年12月,该局对有人食用据称可降血糖血压的向天果(mahogany seeds)后出现肝损伤发出警醒。上个星期,卫生科学局发文告说,一名本地女婴搽了从马来西亚中医诊所购买的无名尿布膏后,出现库欣综合症,罪魁祸首就是尿布膏(diaper cream)里的强效类固醇。
“我们鼓励医疗从业员积极向我们反映那些可疑的不良反应病例,好让我们探究值得注意的趋势。这些不良反应报告可能包括已知的反应,而且未必是因为产品造成,有时也跟服用者的身体状况有关。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可能更多,因为有大量病患服用。”
通报者主要是政府医院和综合诊疗所,随着更多家庭医生加入联网系统GPConnect后,他们通报的案例也显著增加。
引起不良反应的绝大部分是包括生物制药在内的西药,占98.1%,其余是疫苗和包括中成药在内的辅助保健品,各占1.4%和0.6%。出现不良反应的病患中,女性占六成,年过六旬的年长病患占28%。
虽然没有增加趋势,但卫生科学局还是提醒消费者,注意一些添加了未经申报强效成分的辅助类药物如保健品和中成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打着“纯天然”的旗号。单是去年,就有七起报告是这种情况,这些病患遭受严重的副作用如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和肾上腺危机(adrenal crisis)。
该局解释,有关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跟疫苗包装内夹带的说明书和医学报告中提到的副作用出现频率一致,“疫苗用来保护病患免受致命传染病威胁的益处,仍旧大过它的风险”。
其中,又以名为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oamoxiclav)的抗生素位居榜首,有1900起报告都跟它有关,包括常见和不严重的副作用如皮疹、脸肿和腹泻。但也有一些病患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如皮肤溃烂的史蒂芬强森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过敏性休克甚至肝肾衰竭。
吃了药后皮肤过敏、眼皮肿胀,甚至有人肝肾衰竭,本地有越来越多人服用药物或注射疫苗后,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这样的事件过去至少五年都呈上升趋势,去年跟前年相比更是激增12%。
疫苗方面,去年有340起跟疫苗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七成患者是12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是注射各类小儿疫苗后出现的惊厥(或称抽搐)以及注射部位出现过敏反应、红疹甚至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等。
卫生科学局在5月份发表的《不良药物反应》期刊中透露,去年接获的2万5001起不良药物反应报告,比2017年的2万2278起多了超过2500起,相比之下,之前每年增加数百起。
让病患身体不适的药物中,有常见的止痛药成分扑热息痛(paracetemol)、常见消炎退烧药成分布洛芬(ibuprofen)、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
通报者主要是政府医院和综合诊疗所,随着更多家庭医生加入联网系统GPConnect后,他们通报的案例也显著增加。卫生科学局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强调,不良反应报告增加并不代表医药产品变得更不安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传统药物,去年就有148起是跟辅助药物有关,其中42%是含葡萄糖胺(Glucosamine)引起的过敏,如红疹和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