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国际废除核武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简称ICAN)。沈绮颖从10月6日揭晓当天,便马不停蹄为这个时长一年的展览搜集资料、构思和拍摄。
去年,她的作品也登上了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该作品反映的是只能负担北京地下室房租、住在没有阳光或新鲜空气房间里的“鼠族”。她的好些作品也散见于《纽约客》《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国际刊物。
沈绮颖指出,她的出发点是公平地对待核武课题,以开放式的手法呈现是为了让不同想法的人有沟通机会,并建议人们花时间与更广泛的人群交流。
沈绮颖说,新闻摄影圈近几年一直在探讨照片这种传统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已不如以往,她也在尝试以较为实验性的手法表达故事,在这个人人都能拍照的年代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奔走于中国和朝鲜边界,跨越美国六个州属,留下6000公里足迹,最终以36张照片和一个影片装置向世人传达一个信息:反思自己对核武的立场。
并排美国与朝鲜照片 呈现核武课题
本月18日,沈绮颖与来自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的艺术工作者,将出席于滨海艺术中心举行的联合展览开幕仪式。展览将举办至今年4月8日,入场免费,各国艺术工作者将探讨物品、建筑和土地中隐含或掩埋的故事。
她指出,她的出发点是公平地对待核武课题,以开放式的手法呈现是为了让不同想法的人有沟通机会。“我没有个人强烈的想法,核武是不好的,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有,但既然有了,这个世界就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或标语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沈绮颖曾任《海峡时报》驻北京特派员,2010年离开记者岗位,成为纪实摄影师,曾是全球知名摄影机构“七图片社”(VII Photo)的正式成员,目前是独立的视觉艺术工作者。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位,她说:“我很讨厌被归类和标签,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人们总是想把人框到一个鸽子洞。国际上,纪实摄影和艺术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了。”
个子不高,一袭深色连身裙的沈绮颖(39岁)站在参观者前侃侃而谈,分享她为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所拍摄和构思的展览“Fallout”(余波)。
她解释:“我在研究和工作中有做学术研究和新闻工作训练出来的严谨,但作品形式则离新闻越来越远,转而趋向文本和展览……我对我要做的东西很清楚,但大家要怎么分类,这个无所谓。”
她说,她正在探索,如何与跟她说不同语言的人沟通。“我想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乃至世界部分地区的政治右倾,这让全球自由派学者、艺术工作者、记者和非营利组织都感到困惑,思索着为什么‘那些人’与我们的想法不一样,难道他们就是如此不明智吗?我认为‘我们知道的更多’这种我们有时会做出的假设,在现今两极分化的时代并无助益。”
诺贝尔和平中心自2005年落成以来,每年都为和平奖得主举办展览。2017年的展览从上个月12日向公众开放至今年11月25日。
试以实验性手法说故事
诺贝尔和平中心馆长利夫·托雷斯回复本报询问时指出,中心已留意沈绮颖的作品一段时间,过去的展览摄影师多来自欧洲和美国,中心去年是首次从亚洲挑选摄影师合作。“她有史学背景,也曾在亚洲担任特派员,加上她在视觉表现上的雄厚实力,让她成为今年展览的最佳人选。”
沈绮颖接受本报越洋访问时,人已飞返长驻10年的北京。对于是否应该废除核武,她没有答案。“这个是没有答案的,艺术怎么会有答案,艺术只会发问。”
沈绮颖从资料中梳理出美国和朝鲜在与核武相关方面有哪些视觉和历史上的相似之处,前者是唯一使用过核武的国家,而后者是本世纪仍在测试核武的国家。沈绮颖决定以并排两地照片的方式呈现这个课题。两地雷同之处,有一些在拍摄现场显而易见,一些则在后制中找出端倪。
那是上个月11日在挪威奥斯陆举办的展览开幕式。沈绮颖是新加坡首位受邀拍摄诺贝尔和平奖展览的摄影师。
翻阅她的履历,作品多聚焦中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由普利策危机报道中心出资补助的“Dying to Breathe”(一个尘肺病家庭的爱与绝望),是她用了四年时间追踪拍摄多名患上尘肺病的陕西矿工,用镜头记录他们与家人、金钱和疾病之间的牵扯。
她建议人们从道德高点上走下来,花时间与更广泛的人群交流,尝试以开放式的讨论探索我们在世界里的位置。“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需要更精密、更少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我没有答案,我也不确定任何人有。但我认为我们处于实验时代,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和行式,由我们来决定是否要使用它们,并深思熟虑地使用它们。”
“我只是想问一些问题,让人看了产生一些疑问、想法、反思。”
“墙上的这一对照片,是一幅双联图,一半是朝鲜的照片,另一半是美国的核子反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