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月起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要求居民和单位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面对“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上海民众陷入一场垃圾分类的集体焦虑。饿了么、支付宝等平台看准商机,推出代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等新服务。
例如养狗人士反映,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后,遛狗时产生的狗屎成了问题。有物业人员建议狗主把粪便带回家中投入马桶,再把包过狗屎的塑料袋丢入干垃圾桶,但复杂的操作让养狗人士直呼不方便。
调动大量人力 展开垃圾分类执法
“垃圾围城”是中国各大城市面对的严峻问题,去年中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2.02亿吨,其中北京以901.8万吨居首,上海以899.5万吨排第二。
在上海之后,中国更多城市将陆续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也要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
“核桃肉是湿垃圾,核桃壳是干垃圾,夹着核桃肉的核桃壳算什么垃圾?”“为什么鸡骨头是湿垃圾,大棒骨是干垃圾?”“喝剩一半的珍珠奶茶要丢进哪个垃圾桶?”
新条例的实施让垃圾成为全城热议话题。有网民调侃,最近上海人一门心思全都扑在垃圾分类上,每天晚饭过后,小区人气最旺的地方不是健身器材附近,而是垃圾箱房前。
好些小区实施定时定点丢垃圾
为落实垃圾分类监督,上海好些小区实施定时定点丢垃圾,让一些上班族感叹:“一旦错过时间,连扔垃圾的资格都没有!”
宋海瑛受访时说:“垃圾分类是为了环保,理应得到大家响应,但现在却发展成轰轰烈烈的‘打倒垃圾桶行动’,确实让居民很不方便。”
上海本月起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要求居民和单位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面对“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上海民众陷入一场垃圾分类的集体焦虑。
宋海瑛(设计师,44岁)所住的小区为实施垃圾分类,物业撤走了每层楼的垃圾桶,并规定居民得在早上7时至8时30分,以及傍晚6时至7时30分到指定地点扔垃圾。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她只好把丢垃圾的工作交给家中的退休老人。
根据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的住家和单位必须把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未做分类的个人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被罚款50元(人民币,下同,10新元)至200元;单位和机构最高可面对数万元罚款。
有网民也称,每天一早到垃圾箱房丢垃圾时,总得接受社区义工阿姨的“灵魂拷问”:你(丢的)是什么垃圾?有人还尴尬表示,有负责的义工阿姨逐个翻开垃圾袋检查,垃圾袋中像避孕套这样的个人隐私一览无遗。
尽管新规定正式实施前,官方展开连续数个月宣传,但在全社会对垃圾处理逻辑认知不足情况下,五花八门的垃圾如何分类,还是让不少市民困惑。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
官方过去一周调动大量人力展开垃圾分类执法。据澎湃新闻昨天报道,截至7月6日,上海城管已出动稽查人员1万7800人次,展开执法检查9600次,总共开出罚单190张。
垃圾分类催生了新行业,饿了么、支付宝等平台推出代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等新服务。电商平台上各种分类垃圾桶销量近期也大幅飙升。京东数据显示,6月下旬,京东在上海地区的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搜索数据,同比分别增长358倍、437倍,销量同比增长106倍、67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