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跟医生私下了解
配合这防护罩,他们研发出两款让医护人员的双手能伸进“帐篷”里头后自动封起,防止病人飞沫、液体溢漏出来的“手洞”(Self-Sealing Portholes)。
根据STUCK的公开信,设计师的几项专业技能,似乎比创客和业余爱好者更上一层楼。设计公司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地制造样品”“优化概念”“研发与制造”“寻找材料与生产”“创建电器”“开发软件”等。STUCK的24人团队在阻断措施期间,群策群力,应用这些技能,即使宅在家,也能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有效抗疫的用具。
林紫扬发挥设计师创意精神,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譬如用花盆把钢管拗出曲线和弧度,钢管的接合零件用3D打印机打印,“帐篷”则用小工厂包装的封口机接合。他笑言:“我和妻子经常在家做陶瓷、木工等手工艺,在家‘动工’已习以为常。”
样品成型后,STUCK转交给外头生产口罩的伙伴A Craft Initiative缝制组装好,再给医生测试,团队会根据医生的反馈改进设计。林紫扬说:“我们目前已进入第四个版本,大致上可算大功告成。”
帮助前线医疗人员战胜疫情的使命感,鞭策团队投入这个工程。
本地设计公司STUCK在冠病疫情暴发后,在本地医院、医生和前线医护人员协助下,研制出六款抗疫设计。STUCK高级工业设计师林紫扬说:“医护人员在前线为我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减少风险。”
在家DIY出来
STUCK团队以“更容易使用”为出发点,采用本地能轻易买到的透明塑料片,也是人们常用来包书封面的材料,设计出一款更轻便、耐用,而且能容易、便宜地大量生产的帐篷状防护罩。
最后两款设计分别是:为不同家庭成员所设计,公众能在家打印的纸制门挂,让老人、成人、少年出门前看一看,劝他们没要紧事别随便出门;以及为一位本地肿瘤科医生设计的紫外线消毒盒。
4月2日,我国实行阻断措施前一周,本地设计公司STUCK在他们的社媒网页上,对前线医务人员公开宣布:我们要帮你作战,分文不取。
STUCK是本地一家创业11年的多领域创意设计公司,涉及的领域包括产品设计、体验设计、用户介面设计等。
因为这个防护罩,团队也研发出两款“手洞”(Self-Sealing Portholes),让医护人员将双手伸进“帐篷”后封起,防止病人飞沫、液体溢漏出来。
初步的样品是他在家做出来的。防护罩的设计不复杂,由一个不锈钢框架,套上透明塑料“帐篷”即成。
李志明说:“目前不容易找到合适的N95规格面料制造包裹后脑勺的部分。我们也把‘手洞’的封合研究应用到颈项封口的设计。”
研制六款抗疫设计
跳过程序投入使用
其中Parashield防护罩已快速投入抗疫行动,经过多轮的调整后,STUCK目前制造了30多件供给本地数家医院使用。
STUCK另一名创办人李志明说,这场战“疫”,分秒必争,必须立马付诸行动,他们跳过很多以往的程序,获取医生、护士的反馈后,就投入设计、制造样品,经过多轮密集的修改与调整后,便得快速生产,投入使用。
STUCK另一位创办人杨杰宇说:“我们的员工在兼顾商业客户的设计工作之余,投入额外的时间,也不会得到金钱回报来做这项计划。但他们不眠不休,就是要在最快的时间,给医护人员赶出能帮助或保护他们的医用品。我们能靠一技之长,在幕后帮助前线人员打赢这场战,对我们而言是一种福气和荣幸。”
许正隆说,即使这次没有派上用场,这设计也不会白费。他认为头罩调整后,还能应用在工业用途,也能让牙科手术师使用。
STUCK更把Parashield防护罩、X- Hood头罩和两种“手洞”的设计,免费提供给任何有需要,不做商业牟利用途的人士抗疫使用,有效期至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的半年后。
头罩还在内部测试阶段
许正隆说:“我们展开这设计计划前,已跟相熟的医生朋友私下谈过,对医院的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疫情暴发后,世界各地的创客(makers)和手作爱好者(hobbyists)纷纷投入帮忙制造医护必需品。这启发我们使用设计师最擅长的技能和专业,用不太一样的方式,为抗疫献一分力。”
林紫扬赞同:“医护人员在前线为我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减少风险。如果能确保他们生命安全,我不介意投入更多自己的时间。”
STUCK高级工业设计师林紫扬(33岁)是研发与优化防护罩的关键人物。政府公布阻断措施后,国人囤积粮食和厕纸,他囤购的却是一卷又一卷的塑料片,五金店的不锈钢管、不锈钢条都被他买断。
李志明笑说,一款比较丑的,是用裁缝用的松紧带(elastic band)将塑料袋固定在手臂上;另一款比较美观的,是将三片弹性面料,用螺旋形相叠的方式形成一个入口,手伸入后面料就会“吸住”手臂,防止飞沫溢漏。前者很容易和便宜就能制造,后者则需要有缝纫技术的人缝制。他们也在为后者申请专利权。
因为这项计划,公司获准让两三个员工回公司进行部分工作,不过大部分设计过程是由员工分工合作,在家进行。为了能居家设计,他们把大型的电脑、公司的3D打印机等都搬回家。
帮助前线人员减少风险
防护罩根据本地一家医院之前从海外引进的压克力防护箱,改良重新设计。根据医护人员的反馈,这款防护箱有不少缺点:压克力易碎,不小心撞到就破裂,使用时要两个护士将它举高才能放置在病人头部,而且不易存放。
第三款设计X-Hood是一顶状似太空帽的塑料头罩,让病人从医院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时戴上,达到隔离作用,能比医用口罩更有效的防止病人在用力打喷嚏或咳嗽时,飞沫四处飞溅。
大约七周后,STUCK团队在本地几家大医院、医生和前线医护人员的协助下,研制出六款抗疫设计。这些医护用品都是在非常时期急需,但又因为物资短缺,生产链阻断等而匮乏的。
他们向医护人员呼吁,在这场战“疫”上,任何能帮普罗大众的紧急创新和创建,他们都愿意免费替医护人员把构思、想法实现。
他们并非首次操刀保健类设计。六年前烟霾笼罩狮城时,他们参与设计的抗霾口罩,让他们得奖无数,包括2015年的总统设计奖,2016年的红点设计奖和iF设计大奖等。
STUCK三位创办人许正隆(38岁)、李志明(40岁)和杨杰宇(40岁)接受联合早报视讯联访时指出,设计师虽非医疗专家,但却能透过设计与创新,为抗疫做出巨大的贡献。
造型很科幻的X-Hood头罩,要求的医生护士还未有时间在实际的情况测试。头罩还停留在团队内部测试的阶段,确定内部的供氧舒适度之余,又得确保颈项封口密实。
其中一款用透明塑胶面料制成,状似小帐篷的Parashield防护罩,能防止病人在接受护理时呼出的气溶胶;或咳出、喷出的飞沫、液体沾到医护人员的防护衣和面罩。
“手洞”有丑美两款
从设计事务所的角度来看,李志明表示,这次设计的速度和急迫感,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疫情暴发前,我们也曾设计医疗产品,但过程漫长,要经过长年累月不同版本的测试、调整、微调。譬如我们设计的一款机器人内窥镜,在2013年展开设计,到今年才正式通过临床试验。这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看到我们的设计收效,帮助有需要的人,对我们是很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