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城因为依傍着素叶水,又叫素叶城或素叶水城。唐朝长安话的“碎叶城”本意就是“小叶城”,“碎叶”并非是破碎的叶子,而是细小琐碎的叶子。

zb2811_now_4_Small.jpg
碎叶城遗址田野上的土堆,犹如一座座荒坟,难以想象那是当年商贾云集的丝绸市镇。

千百年来,李白的出生地依然存在争议,学者们认为主要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四川绵阳江油、陇西成纪和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但近年来,碎叶城是李白故乡的说法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而碎叶城因为李白成了旅游景点。我们迢迢千里而来,原因也在此。

2014年,碎叶古城再一次被世界所关注。当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共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33处历史文化遗址,碎叶古城遗址名列其中。

从考古、传记和诗歌作品的记录中,碎叶城被证实是唐朝西域最远的边陲城市,是丝路上的重要城镇,也是中原通向欧洲、西亚、南亚的交通要塞。1864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了包括碎叶在内的楚河上游原属中国的领土。随着历史的更迭与政治的演变,如今的碎叶城既不是中国的重镇,也不是俄罗斯属地,它是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北部城市。

我们抵达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Kyrgyzstan Republic)的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时正是春末。马路两旁的草坪虽然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但仍被笼罩在浓浓的寒意中。清早,我们从首都出发,驰骋了80公里前往托克马克市(Tokmak),要去游览碎叶城(Suyab),据说那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地。

素知李白这个天才诗人,才华横溢,给后代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没想到他离世千年后,还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文化大使。

唐代诗人张籍写的《征西将》中说:“黄沙北风起,半夜又翻营。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深山旗未展,阴碛鼓无声。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写道:“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弛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都提到碎叶两字。

1991年吉国独立之后,随着中吉两国的交往日益增多,李白和碎叶才逐渐成为两国人民共同感兴趣的话题。2001年,吉国出版吉文《李白诗集》,迅速成为当地民众喜爱的热销读物。前总统阿卡耶夫在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活动上说:“在吉尔吉斯斯坦纪念中国伟大诗人李白诞辰1300周年,将成为吉中两国友好史册上的重要事件,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吉中两国和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托克马克仅隔一条楚河的哈萨克斯坦东干人(清末从陕西移民至中亚地区的回民)聚居区里,还有一个铁栅栏围起的坟墓,是当地人修建的李白衣冠冢。

1994年俄罗斯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也寻获到汉式佛像。佛像底座铭文中赫然刻有“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字样,记载着唐朝年间驻守在碎叶的一位侍郎为自己母亲建塔的经过。在《大慈恩三藏法师传》里叙述玄奘在碎叶城见到了西突厥可汗,并得到可汗馈赠资助及通行国书,还派一名通解汉语的少年随行,一路护送西去。

从托克马克市继续沿着楚河谷地的田园向东行驶,大约走了7公里,便是一望无垠的空旷田园,那里有一片高出平原的黄土高地。导游指着那高地说:“那就是碎叶城遗址”。天啊!那些土堆就是李白在《静夜思》诗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故乡吗?如果李白尚在,真是情何以堪啊?

离世千年还当上文化大使

碎叶城遗址?情何以堪

如今的碎叶城早已繁华不再,但它和李白都成为文化丝绸之路的纽带。近年来,学习汉语的吉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课。为了让吉国读者认识和了解李白诗歌的思想,还出版了中俄吉三种文字对照的《李白》诗集。

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古城的遗址。经过一千多年风吹雨打,岁月的侵蚀,这座唐代中国城已风化瓦解成为废墟。虽然在荒草中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城墙断壁。其中还有一片大概有四五百平方米大小的残壁,游客依稀辨出中间有个一两百平米的大厅以及有数间房子。

在进入碎叶城遗址范围后根本没有路,所谓的路只不过是以往车辆在土地上轧出来的几道车辙而已。旅游车的车轮陷在车辙里,左右摇晃,颠簸好一阵,终于停在一片泥泞地上。导游叫大伙儿下车,带领我们爬上一段坡路,来到遗址。只见土丘起伏,杂草丛生,四周稀疏地长着一些树,十分荒凉。起伏的土丘好像一座座坟墓,土丘的后面还有少许残垣断壁。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碎叶城是诗人李白故乡的说法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作者为此到那里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