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情感记忆
他认为这贬低了语言所传承的巨大力量。“毕竟,语言见证的是一个文化的历史和世界观,不应被人当做用来自我夸耀的奖杯。”
语言毕竟不是数理科目,不能硬生生地将它与情感和文化剖离开来。否则,它会像是忘了加入茶叶的白开水,足以解渴,却淡而无味。
“我当时迷上了以色列放克(funk)乐团Hadag Nachash,每天早上都听他们的专辑。一个月后,我背下了约20首歌曲,虽然我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但当我理解了翻译后,那感觉就像是在脑中下载了字典。我学会了上百个希伯来语的单词和短语,尽管我从未打开教科书。”
且不论发音是否地道,造句是否准确,单是要将陌生的生词记牢,就已经是一项苦差。所幸的是,韩文中的许多词语都是向中文或英文“借”过来,因此还有章可循。
再绕回到学习中文的话题上,我常遇到有家长问,怎么才能让孩子对华文产生兴趣。
来自美国纽约的21岁少年多纳(Timothy Doner),或许就深谙其中秘诀。多纳13岁起通过自学,在8年里掌握超过20种语言,其中包括科萨语(Xhosa)、斯瓦希里语(Kiswahili)、依地语(Yiddish)等小语种。
学习韩文的体验,让我开始理解并体谅,为何有莘莘学子总说,华文难读。诚然,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中文欠缺一定的逻辑性。
过去五个月学习韩文,真的体会到一个语言要从零学起的困难。
一位昵称“阿福”的德国人,两个月前就在Youtube分享学中文的经验。他说:“中文单词真的没有规律啊!为什么有桌子、椅子、柜子,但没有灯子、笔子、窗子?”
贬低语言传承力量
出众的能力背后,除了天生的语言才华,多纳认为,更关键的是他对于各类文化的探索和求知欲。
晚餐时间
多纳也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浸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他第一个学习的语言是希伯来语(Hebrew)。
其实,不仅是中文,任何一门语言要娴熟驾驭都不是易事。这不免令人思索,学习语言的过程,难道就没有窍门或捷径吗?
我认为,要对任何一种语言产生兴趣,首先须抛开实用性的问题。家长不应一味以为孩子必须阅读“有营养”的书籍,才能掌握好中文。其实,我身边许多喜欢中文、或至少不排斥中文的朋友,都是从“闲书”看起的,无论是漫画或言情小说。
多纳曾在一场TED演讲上分享说,自己最反感的是被邀请到电视台,却被主持人当做马戏团表演者,要他用各种语言重复无聊的句子。
也有朋友甚至不看书,而是从电影或流行音乐中接触中文。实际上,这样的接触能让他们无形中培养与中文的情感记忆,长大后看到中文字时,就不会产生厌恶之感,而是亲切之情。
说到量词,阿福更埋怨:“英文里说a bird、a tree,到了中文里,就要了我的老命啊!你只能说,一只鸟、一棵树、一条狗、一头牛、一块砖、一根葱、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