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心情很不好,能不能先离我远点一点?”,或者自己先自动离开现场,常常操练心平气和的放松运动,多运动,以发泄情绪与精力。
近日,一名30岁国大前硕士生许祖华,声称念书压力大,从2017年起竟对母亲施暴三年,只许她喝白开水,饿肚子;拿铁锁攻击母亲的私处,拳打脸部,导致她入院至少三次,许祖华最终被判坐牢56周。母亲疑为保住儿子的前途而默默忍受。
1.偏见的;2.动机是憎恶的;3.是怒气的表现;4.随心情乱打;5.以喝责、咒骂做开场白;6.身心留下伤痕;7.事后冷言冷语;8.常警告讽刺;9.儿女更加叛逆;10.对权威憎恨、反感;11.侮辱儿女的自尊心;12.导致反权威反社会的心态;13.对人对事皆不负责任。
许多家庭成员的沟通是很恶劣的口气,有时对待外人还比对家人更好。对外总是充满爱心热情,彬彬有礼,回家后对待家人却如猛虎。以“好好说话”的态度与家人说话,并且使这样的态度成为生活习惯。
袁凤珠解说管教与虐待之间,有一道明确的分界线:
3.调整家庭沟通模式
管教与虐待的不同
3.禁止对方持续虐待
有形无形的心理虐待,都让施虐者和受虐者处在一个心理失衡的状态。长此以往,只会让两者心态异常扭曲,甚至带来致命后果。
人若长期困扰在恐惧、精神压抑与紧张情绪中,生理上会造成失眠、甲状腺肿胀、细胞变异、荷尔蒙失调、心脏衰竭,以致随时猝死。在心理上容易患上躁狂、抑郁症、心理歪曲而产生行为偏差问题。
1.正确地表达情绪
家庭暴力事件经常发生,包括虐待父母。除了肉体的折磨,受害者承受的精神苦痛同样令人发指。
1.公正的;2.动机是改正行为;3.是威严的表现;4.不轻易举鞭;5.会先解释错处;6.感觉痛,知道错;7.事后与儿女和好;8.常给机会悔改;9.儿女行为改过;10.对权威尊敬、感激;11.维护儿女的自信心;12.养成合作、顺从的习惯;13.有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施虐者和被虐者如何自救
让对方有时间尽情发泄其不满的情绪,不要加以解释或辩论。
发生受虐者最终演变成“杀人事件”,是否可能受到电视剧或电影渲染的荼毒?
关于被虐待的心理,本地资深辅导员兼心理咨询师袁凤珠受访时,分享了最近辅导的一个家庭案例:近40岁的单身女儿,高职高薪,看起来能干、聪明、懂礼,帮补老父母家用。但她却在闹脾气时,恶打母亲,用指甲猛抓对方的手和胸,父亲劝架时也被打,有时需要报警才罢休。女儿推说是父母从小爱儿子不爱她,对她诸多要求,看不起她,使她常年饱受精神虐待,才导致如此恶劣性格。当年读中学时,她曾想过被车撞死,她的心早已死去,对生活没有激情和活力。如今她成功了,父母却要靠她养。她愤怒与怨恨自己怎么会有一对永远不夸她、不认可她、贬低她的父母。
2.与虐待者和平沟通
虐待:
梳理好自己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认知学习。告诉自己“我要自己家是幸福的,我能够做到的”,这样与自己对话的人,其大脑大多数会极力去完成这样的心愿,这就是心理作用。
2.改变自己的思维
“这么做是为你好”
对自己是否有很深的误解与怀疑?曾经未解决的恨恶,积久成为苦毒,或者自己也曾经虐待对方,造成今日对方反击?
施虐者和被虐者,如何自我帮助?袁凤珠指出,许多虐待他人者,也许曾经是被虐待者。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的行为是在施虐或被虐,否则不但会成为习惯,也会演变成性格的一部分,不断恶性循环。
管教:
1.探讨虐待者的出发点与动机
4.寻求辅导
袁凤珠说:“这完全无关联,这是性格与成长过程中造成误区思维而引发偏差的行为。小时候受到情感虐待的影响,可以是衰弱和深远的,往往是从儿童期延长到青春期和成年。”对许多人来说,年轻时经历情感虐待会影响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对某些人来说,情绪虐待甚至可能导致与精神疾病的斗争。
袁凤珠指出:“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其实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道德绑架与情绪勒索的行为,不管怎么说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的这些好对我来说是一种负累,并不是我想要的。”
一个寻求辅导的青少年对袁凤珠说:“我知道父母的一切想法都是为了我好,想让我有更好的生活。父母肯定不会害我,以爱之名的伤害,我觉得都是无心的。可是,成年以后,我想自己去选择人生未来的路。成功或者失败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做的选择,在未来我不会后悔。我现在就是希望父母只是多给我建议就好。”
今日的青少年,父母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生养他们,那时候社会追求“5C”(现金、汽车、信用卡、公寓和乡村俱乐部),加上许多父母是从贫穷中奋斗过来,所以在教育上极力逼迫子女追求大学文凭;然而,这时代的孩子大多是养尊处优的草莓族,无论在毅力、意志与情绪上都经不起考验。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无意间给孩子施压,认为是考验激励孩子上进,并非有意伤害孩子,却没有意识到打击式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创伤。
提防自己也有被虐的癖好,尽量不要故意刺激对方的底线,可以离开或报警。
·施虐者:
她的父母却完全不知道女儿有这种感受与委屈,以为在成长中供给女儿衣食住行的需要已足够。
上述案例,是否存在你我身边?出现虐待(杀)父母事件,跟施虐者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否有关?
“这么做是为你好”,类似这样的话,相信父母都曾对孩子说过。究竟有多少人在父母的这种打击式教育中长大?孩子真的感受到是为自己好,还是为父母的面子好?
出现虐待(杀)父母事件,跟施虐者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否有关?“为你好”真的对孩子好吗?资深辅导员袁凤珠受访分析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他们该如何自救,并解释管教与虐待的不同。
在专业治疗师的引导过程中,能够有次序地找出施虐者与被虐者的盲点与纠结的根源。
袁凤珠指出,电视剧和电影故事本来是反映社会现象,即把社会真实事件在荧幕上搬演,但是对于心志不成熟者,或情感化不开者,会幻想自己就是当事人而做出异常行为。目前的网络没有限制,也造成许多暴力与情色问题。
日本曾发生另一起个案:34岁女儿桐希生因不堪母亲长期紧逼施压要她考入医科的“教育虐待”,重考九次仍失败,最终,女儿杀害母亲后分尸遗弃而被捕。今年法院宣判考量凶手的受虐情境,将刑期减轻为10年。
·被虐者
脾气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死敌,好情绪的胸腔才能装得下爱的教育。
被虐待的感受因人而异,情感脆弱者,承受着变本加厉的创伤;有些人则认为这是父母为他好。有许多高职位精英,其实是个曾经“丢失了自己”的人。在亲密关系方面的困扰,常常源于在原生家庭里不够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