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说,孩子确实各有天性,有的比较活泼,有的比较安静,但活泼不代表“熊”。熊孩子和好动或多动的孩子是有区别的。好动儿的标志是,虽然玩得停不下来,但不会有意破环或伤害别人,并且经过规范和提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多动儿则因为生理原因,无法较好地调整和控制自己,表现出长时间的亢奋,专注力较低。

李莲说,当我们发现孩子无论是“打人”,还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先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能不能满足孩子此时的需要。比如排队吃饭时,孩子大吵大闹,是不是这时孩子感到无聊,需求是快点吃饭或者要减轻无聊;如果快点吃饭无法满足孩子,就要想方法如何减轻孩子等待时的无聊。减轻无聊的方法可以是给孩子讲讲故事,读读书,一起做个手工等等。

一个孩子“熊”的程度让人看到家长的教育底线。而许多父母的错误认识和言行举止,仿佛在向孩子暗示着:你可以吵闹,可以不遵守规则,可以使一些坏,因为你“还小,是个孩子”……归根结底,“熊孩子”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底线设置得过低,这点值得家长们深思。

父母扮演示范者角色

须及早关注熊孩子

换言之,孩子并不是在听父母告诉他,而是在感受父母是怎样的人,从而潜移默化地逐渐变化成长。所以父母是否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是否看到他行为背后的需求特别重要。

李莲说,“熊孩子”是一般统称;看到调皮捣乱的,制造麻烦的,统称他们为“熊孩子”。这里所指的“熊孩子”是突破了社会公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界限的那一类。

李莲提醒道:“我们常看到家长自顾自玩手机,孩子无聊大吵大闹,家长反过来又责怪孩子。”

熊孩子和多动儿的区别

熊孩子是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常用以形容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小孩调皮一点,捣蛋一些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有父母昵称自己调皮可爱的孩子为熊孩子。但这里所指的“熊孩子”,不只是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还经常在公共场所影响他人,做出一些带有破坏性的事。例如在餐馆大吵大闹,甚至打人,待人刁钻没礼貌等。

李莲说:“熊孩子形成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可能真的是生理原因,无法自制;这类孩子需要带着理解和宽容去帮助他们。另一类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造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后天形成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巨大影响因素。”

也是新加坡暖心福流华人妈妈社群创始人之一的李莲说,同样是爱打人背后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家长在家常用惩戒教育孩子,孩子有样学样。或是孩子欠缺社交能力,还没有学会灵活地与人沟通。也有孩子受到约束很多,常不被理解,受压抑的情绪靠“打人”宣泄。

李莲也提醒家长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跟孩子说话、相处的方式。有的人和别人讲话和颜悦色,在公共场合很有礼貌。但跟孩子讲话就变了另一个人。孩子每天都在感受着父母,从父母跟他讲话的语气和跟他相处的方式中,学习怎样和自己,和他人相处。”

心理咨询师李莲说,熊孩子形成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生理原因,无法自制;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后天行为个性的成长。家长在尝试理解孩子感受的同时,须以身作则才能驯服熊孩子。

李莲说,养育孩子真正的智慧在于透彻的理解和永恒的耐心。理解孩子不是认同孩子,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过程,但仍要和孩子正确地沟通。这次发现孩子打人,父母们劝说教导,下次发现了继续引导,每次都带着对孩子的关爱,去沟通,去引导。 李莲也指出,在改造熊孩子方面,父母扮演示范者的角色,一个“最活生生的榜样”。她说:“当我们和周围人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如何沟通?当我们在公共场合时,我们如何讲话?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在做示范给孩子看。”

李莲指出,父母的“看见”,能把孩子“内在的原始”力量变成了向上、阳光的动力,相反的,如果这股力量总被压制,被误解,被打击,那就只能渐渐变成破坏性的情绪。

她说,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熊”的情况要及早关注。有家长发自肺腑地说:作为一个2岁9个月小男孩的妈,我想告诉你这“熊孩子”是天性使然,无论家长的教养、学历、身份怎样,都无法把一个处于天性成长期的孩子一下子变乖。李莲说:“作为同样是一个男孩的妈妈,我非常理解,但这不是我们放纵,不予引导孩子的理由。”

心理咨询师李莲说,孩子天性活泼爱玩很正常,因为年龄小,身体和头脑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控制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