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青年小提琴家骆竣宏和青年钢琴家冼思恩自2013年推出“不只音乐”(More than Music)系列音乐会,至今已经举办近20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活动。其中包括像为菜品搭配葡萄酒一样,为演出曲目配酒的“音乐与酒”活动;也有用老照片和明信片点缀音乐厅内外的音乐记忆之旅。“不只音乐”希望以立体感观的音乐活动让更多人以自然、沉浸的方式接触古典乐,从而喜欢上古典乐。
每逢星期六、日下午5时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他举例说:“张小惠教授的演奏风格是很少使用踏板,追求一种晶莹剔透般清晰的声音。与他搭档的过程中,我自己的琴声也被影响。在我与钢琴家林岩合作第六奏鸣曲时,他把重心放在乐曲结构和旋律方向的把握,我更侧重于处理旋律线条中的细节,这样的磨合让我们的音乐达到一个平衡,兼顾两种审美。”
录制贝多芬全套小提琴奏鸣曲是一项庞大且有分量的工程。骆竣宏和冼思恩邀请四位本地优秀的音乐家一起演奏,包括杨秀桃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张小惠(Albert Tiu)、新加坡国际钢琴节的艺术总监林岩、新加坡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曾勇涵和本地青年小提琴家杨舒翔。
冼思恩分享道:“贝多芬的音乐充满丰富情感,不仅仅是苦难与坚韧,还包含人生的种种美好。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聆听贝多芬都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满足。”
这个系列获得国家艺术理事会的支持,《联合早报》也在技术方面给予协助。节目将从本月22日起,每逢星期六、日的下午5时在早报副刊《现在》面簿主页播出,每周两首,为期五周。
早报副刊《现在》面簿主页(www.facebook.com/zbNOW) 播出
骆竣宏特别指出,在古典作曲家中,只有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三人创作小提琴奏鸣曲时在标题里强调“为钢琴和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把钢琴放在小提琴之前。钢琴在这套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伴奏,也同样具有高超的音乐性和技术性。他希望观众不要错过钢琴部分中的精彩。
为了帮助观众了解每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演奏家在每首乐曲前都加入简短的华语介绍,以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为这场音乐之旅指路。
这位音乐巨人一生充满磨难和斗争,今年正是他的250周年诞辰。骆竣宏和冼思恩希望通过呈献贝多芬的全套小提琴奏鸣曲,再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以穿越百年的音乐魅力抚慰人心。
六位音乐家的相互搭档,也是这个系列的一大亮点。骆竣宏说,每一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即使演奏同一部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风格。这次的录制由三位小提琴家和三位钢琴家组成九组搭档,每一个组合都具有独特的化学效应。
转眼间2020年已过半,音乐厅的大门依然紧闭,全世界仍在和病毒作斗争。当抗疫工作已然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常态,“不只音乐”也开始重新思考音乐如何在这个时代陪伴人们的生活。
为纪念贝多芬250周年诞辰,本地青年小提琴家骆竣宏和青年钢琴家冼思恩邀来四位音乐家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抚慰人们在疫情下的焦虑不安。
他们想到了贝多芬。
8月22日至9月20日
每逢周末《现在》主页播映
六音乐家搭配成九组合
贝多芬的10部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98年至1812年之间。在他28岁到42岁的岁月里,他有过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早期作品充满古典时期阳光般的美好;他也经历听力逐渐丧失的不安与恐慌——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听到那个永不放弃,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人格;而中年之后的贝多芬虽然完全失去了听力,却变得更加豁达、洒脱,也让他的音乐作品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
免费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