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家李欣立重游一些地方时,发现了更多场景,他感叹岛国过去5到10年变化很大,一些老味道不见了,甚至一部分大自然也消失了。加上现下大环境的不安稳与高压造成噪音与焦虑感,令他对现有的一切更为珍惜。他为三巴旺山住宅区的惹兰礼邦(Jalan Leban)作素描,认为这是当前最佳的视觉记录,“像是变化中的新加坡视觉日志的一页”,画里捕捉到的场景、声音、美食与记忆日后将不再一样。
2016年成立的线上艺术杂志《多元艺术杂志》专注于东南亚现当代视觉艺术,邀请百名本地艺术家为岛国多个地点与空间创作,“我们的心脏地带”联展与标出地点的微型网站在国庆日当天上线(ourheartlands.pluralartmag.com/)。
思索实体空间
乌鲁班丹公园连道是艺术家李伟良(Henry Lee)成长的环境,他在冠病病毒阻断措施期间发现公园内的野花盛开,发出会心一笑。他联想到童年与祖父一边散步一边采野花的美好回忆,在帆布上用炭笔与胶彩画了《呼吸》。
画家姚诗韵的艺术空间Instinc在2009年搬到克拉码头,全家人曾住过这一带。她将水墨UV印刷在木板上,《柴船头》回溯现为游客景点的克拉码头,岸上小货仓一度经营木柴、木炭和燃油等生意。画作若售出将捐作海峡时报零用钱基金。
阿丽莎·拉赫玛特·莎(Alysha Rahmat Shah)对马来文化馆的特色建筑情有独钟,通过刺绣呈现从窗口、花草到建筑大标志的线条,她说:“在这令人困扰的期间,我们回到社群寻求心理慰藉与安心。”
戴利娅·奥斯曼(Dahlia Osman)的祖父曾守护柔佛苏丹皇宮(Istana Woodneuk)长达40年,父母亲的婚礼也在那里举行。她在纸本用炭笔与彩色笔作素描画《泰瑟尔的人们(柔佛苏丹皇宮)》,描绘这幢荒芜中的蓝屋顶建筑遗址,以及在这一带活动的人物与童年照。
线上艺术杂志《多元艺术杂志》举办“我们的心脏地带”联展,邀请百名本地艺术家为岛国多个地点与空间创作。这些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对岛国的记忆与情怀。
黄晨晗(Boedi Widjaja)的录像《无影》以一本线装书形式,每一页重复描绘一名侠客出剑的刹那,夹杂心跳声,充满了对书城百胜楼的回忆。
杨淑芬(Liana Yang)从红灯区芽笼第8、10及12巷拍摄的录像中,提取妓女或站着或坐着待客的典型场景,创作麻胶三联版画《微笑到直至眼里有泪》。法里斯(Faris Nakamura)取材出现冠状病毒感染群的邵氏路客工宿舍模型(白建筑黑窗口),由木板哑光搪瓷、纸及PVC板组合成的装置《现在开始你们将不再被孤立》,传达对劳工族群的关注。
李伟良认为,线上的田野调查结合艺术的联展,不同的艺术家聚焦岛国百个地点现场的多元性,使得这个项目特别有趣。他想从中发掘新加坡较少为人知的地点与景点,以及艺术家从这些地方发展出来的故事。
在艺术家眼中,什么是他们的心脏地带?他们最在乎的地方,可以是经常光顾的百胜楼咖啡店,也可以是代表性景点如樟宜机场。联展创作媒介非常多元,包括素描、插画、油画、胶彩、数码画、数码摄影、装置艺术,这也是#SGCultureAnywhere项目之一。
当人与人之间须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陈志伟问:“当我们无法实体接触,我们怎样想象一个空间或地方?它逼人思索缺乏实体性本身的空间或地方的概念。”卡玛尔·多拉(Kamal Dollah)作峇迪画,怀念亚拉街Blu Jaz咖啡座疫情之前的热闹与活力。
在裕廊陶光龙窑后花园长大的画家王亮杰在龙年出生,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创作油画《龙子》,期待日后回到龙窑做陶瓷。另一名年轻画家杨子扬熟悉牛车水的湿巴刹,描绘了马来妇女买鱼的生动场景。
经常往返长堤探亲友的陈志伟(Anthony Chin)的装置“Air Doa Selmat”,指的是1920年新柔长堤奠基仪式上,柔佛苏丹伊布拉欣二世等将祭祀仪式用水air doa selamat等,以及头两批乌敏岛采石场的花岗岩块石注入海中。英殖民政府总共用了200万立方米花岗岩来建设长堤。艺术家前往乌敏岛采石场收集雨水,也用一块花岗岩石作为冰雕的模型,而冰雕需要冷气才能保持形状,不会融化,隐喻长堤两岸须要花心思(以及冷气系统)来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