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流苏认为,这次所选小说、散文都带出特色。尤其两本小说带出完全不同的特色。提到诗集,流苏突然很感慨,提起去年逝世的诗人卡夫,遗憾他一直没有出版诗集。

陈家毅(档案照)
陈家毅(档案照)

《天涯想》是刘培芳2019年获得连士升文学奖时所出版的文集,收录她1970年代至今的散文作品。这是刘培芳第三次入选早报书选。

像我们写这种书,读者群很小。我想,能够在新加坡获得肯定,深感荣幸。毕竟这是钻牛角尖的问题,它是一本中西文化交流史,特别是地理学思想史的学者共同探讨的书。很感谢新跃社科大学学术顾问郭振羽教授、新跃中华学术中心主任符诗专教授对这本书的鼎力支持。这是我这辈子用力最勤,耗费最多精神的一部书。由于这书内容涉及地理和各国历史,在撰写过程中,我购买了许多书,家里增添了两个书架。这书的刊行问世,算是完成了14年前的心愿。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译者:林琬绯

林康也认为这本书对本地历史而言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刘敬贤

作者:林恩和

另一方面,小说家英培安的新作《黄昏的颜色》一反大时代的叙述,从日常着手,得到三位评审高度认同。

作者:英培安

三人对《漫画之王》的看法相当一致。这本书英文原版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后来连夺美国漫画奥斯卡Eisner在内的多项大奖而蜚声国际,同时也在新加坡文学奖中突破小说就必须是纯文字的框框,以图像小说的形式获得小说组大奖。2019年其简体中文的译本由中国武汉大学出版,再次让这本书进入华文读者的视野。

作者英培安的话:

作者刘敬贤的话:

作者黄凯德的话:

资格:作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作品可在新加坡以外出版。

【译作】

刘敬贤(档案照)
刘敬贤(档案照)

以历史为题材的,还有林恩和的《我城故事》。其姐妹作《我城我语》也获选“早报书选2018”。上一本从本地词语审视社会历史变迁,《我城故事》则更直接评述新加坡的建国历史。

在谈到《高难任务:吴作栋传》的时候,陈志锐对译文仍有所保留,他希望能听见更多传主吴作栋的语气。流苏则认为这本书的翻译,已经比此前诸多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相关著作在译笔上表现得更优秀,其编辑策略与呈现方式也非常活泼。此外,这本书帮助读者进入吴作栋的个人思想,展现吴作栋在一些事件上的处理方式,让人对这位前领导人有了新的认识。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书名:《漫画之王:陈福财正传》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书写土地叩问历史 

终于等到两本小说

林康说,如果旧作只是草率重印,肯定无法引起当今读者的共鸣。

庄钦永以一人之力呕心沥血,周星衢基金会则以完整的编辑团队分工合作,体现了两种编著作品的方式,只要用心,都能让人感动。

英培安《黄昏的颜色》

庄钦永(档案照)
庄钦永(档案照)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本书算是我涉足文学翻译的首次尝试。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书中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这部传记既是文学作品,也会是新加坡政治史和行政体制的重要参考资料。所以中译本增补了不少注释和背景资料,好让读者能有较全面的视角。要特别感谢中译本的两位责任编辑——八方文化创作室的耿捷和焦点出版社的何雪芬——以高度认真严谨又尊重翻译原创的态度,在政治措辞与行文风格上为我的译作把关与润饰,确保中译本以最佳状态呈现给读者。

新加坡华文出版物的精彩

林康认为,虽然是漫画书,但却是精心写就的小说,围绕新加坡建国前后的多事之秋,手法写实与虚幻兼具。作者对新加坡历史下了很多苦功,也有很多个人独特见解。

【历史论著】看见编著者的努力与用心

作者:陈家毅

作者刘培芳的话:

【书选条件】

助好书进入华文读者的视野

著者庄钦永的话:

林康说,陈家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空间并不是死的,因为有人在里面活动,而有了生命力。

建筑师陈家毅《思慕的城》则以文人之笔、建筑师之视角带领读者领略世界各大城市。

林康也提到,英培安曾经非常留意也斯与西西的《素叶文学》,也许他回到那个文字传统去了。

策划人曹蓉的话:

小说方面,“早报书选2018”曾以“等待小说”为标题,一年后果然有两本小说入选,等待有了结果。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焦点出版

作者林恩和的话:

出版时间:2019年1月至12月出版的新书,内容须未曾出版成书,但选集不受限制。

林康也指出,书中收录的五篇序,都为年轻写作人而写的,寄托着曾任文艺城编辑的刘培芳对当年五位年轻作者的殷殷期盼。

书名:《马来散记》《狮城散记》

白胜晖《高难任务:吴作栋传》

刘敬贤《漫画之王:陈福财正传》

这次选书最终没有诗集,但林康与陈志锐都认为,选书涵盖面其实已经很广,有漫画、传记、小说、散文,还有浴火凤凰的出土旧作。

书名:《豹变》

文艺协会通知我获得连士升文学奖,肯定我多年来的写作,我想,我是从1970年代开始写,要出书,于是找了早期比较长的散文,还有1980年代开始写的专栏。此外还有我当年写的文化评论、几篇书序,综合几个分类集合起来。我不敢说这是代表性的作品。跟上一本《远去的硝烟》入围,两者各有不同的意义。《远去的硝烟》主题比较集中,是柬埔寨内战的采访经历。这一本,从1970年代的作品开始,可能比较嫩一点,但出版了也有其意义。

流苏与陈志锐都认为作品内容值得推荐,唯一遗憾是翻译不尽理想。陈志锐说:“读英文原著时,惊为天人。简体中文版对象是中国的读者。一些我们熟悉的kopi-o变成了‘黑咖啡’,失去了原味。”

流苏说:“在众多的书里面,这是一本我会主动买来读的书……这本书体现了我们也有港台水准层次的写法,有这样的人文修养的专业人士。另一个例子是吴韦材……我在大学教散文的话,一定会介绍这本书。”

创作类作品,这次入选的有刘培芳散文集《天涯想》、陈家毅散文集《思慕的城》、黄凯德短篇小说集《豹变》,以及英培安长篇小说《黄昏的颜色》。

无论如何,三人认为上述版本与翻译的硬伤虽然遗憾,但不减原著魅力,入选毫无问题。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我的华文不好,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我的编辑沈美婷帮了很大的忙。我也要感谢中国方面负责出版的周昀。其实在英文原版完成之后,我一直希望能有华文版。尤其是让本地年长一些的读者可以用他们熟悉的华文来阅读。虽然书本在中国出版获得好评,但入选书选还是第一次,希望能够借此推荐给更多华文读者。接下来还会出版繁体中文版。

此外,林康也发现简体中文版与原著有略微不同,很可能与当地出版审查制度有关。

英培安(档案照)
英培安(档案照)

很遗憾,鲁白野的儿子、艺术家李文先生去年过世,没机会见到这两本书的问世。我拜访他的时候,他身体已不好了,我们很急,但文字量很大,没办法马上给他看,只能向他介绍内容和部分篇章。我们最后一次是在疗养院见面,他很感伤,我们也是。说回来,这是自《致读者》之后第二次入选,感谢早报认可这样的发掘文化遗产的工作,很耗时,三年多才出一本。我跟同事分享,编辑是看不见但又很重要的。要拉近距离,再创作,加入指导性的知识。图片方面也很感谢早报、国家档案馆的帮助。制作过程感觉淋漓痛快,得到各方面支持。

有人觉得此书不同于英培安的其他作品,但林康表示这就是英培安一贯的小说,并且是优秀的小说。

书类:华文书籍,内容不限于文学创作,但以文学性及本地题材为主,作品包括传记文学、文化散评、绘本、翻译等。

译者林琬绯的话:

出版日期:2019年6月及12月

“早报书选”四年有三年选入译著,实属难得。《高难任务》正如作者白胜晖在前言写道,有建国总理李光耀开疆拓土的珠玉在前,继任总理吴作栋的生平事迹与治国经历难免相形失色。原著却能以文学创作手法引领读者走进吴作栋的内心世界,也折射第二代技术官僚领导层的治国作风,弥补了我们对国家第二代领导层认识的缺憾。身为译者,我的责任是重现原著,又须确保译文展现应有的文学色彩。

流程:早报副刊同仁负责初选,再交予评审决选。

曹蓉(档案照)
曹蓉(档案照)

庄钦永《万国地理全集校注》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流苏认为林恩和说史的方式已自成一格,可读性强,同时也很严谨。《我城故事》虽然比《我城我语》更难读一点,但更具深度。陈志锐也认为林恩和人如其文,面对历史他不避讳、不闪烁,把他认为的写出来,真诚、有勇气,这一点就跟政治人物不一样。林康则补充说,林恩和总是根据他手头上资料和例子去讲话,实事求是。

黄凯德(档案照)
黄凯德(档案照)

2019年《联合早报》书选榜单

林恩和(档案照)
林恩和(档案照)

书名:《万国地理全集校注》

书名:《我城故事》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在讨论过程中,林康也建议将《马来散记》与《狮城散记》视为一体。

出版社:城市书房

陈志锐也说:“我认为这是入围里面最不用力的一部作品。已经有点浑然天成了。英培安的生命跟着小说成长。他以前的作品,是很有企图的。这本不是没企图,但其实他表现出一种老人的心态。要把一种日常写得好看,其实是很难的。如果说有企图,就是这个。”

陈志锐说:“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不要以为新加坡华文出版就是风花雪月的,它还包括很学术的作品,很辛苦的校注工作。也有跟某个专业结合的书,华文出版物应该是很精彩的。”

出版社:周星衢基金会

我觉得“早报书选”已是让读者重视的品牌榜单,能入选非常荣幸。这是对编辑团队的肯定,我也为鲁白野这位作者感到高兴。这本书的顾问王润华教授有说,其实很多有才华的作家仍不为人知,现在有人发掘东南亚的文化遗产,是很好的机会。

林康评论说,编著者靠着一股傻劲去从事没有人愿意做的事。郭实猎的《万国地理全集》打破了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观,但著作期间没有良好的编辑团队,错漏很多,所幸百余年后本地学者庄钦永努力去弥补当时的缺憾。

感谢过去当记者的生涯,跟很多老报人聊天的愉快的往事。里头很多故事是他们提供的灵感。这本书我自己也等了很久,很多作品是十多年前写的,但一直搁置,现在觉得把当初的写作念头印制出来之后,好像可以往更大的讲故事的篇幅去迈进,当然实际的进行,还要打个问号。这本书宝贵的部分,我觉得是记忆的部分,就是跟这个地方,这片土地种种因缘纠葛的东西,没有情绪的东西。

首选讨论的是两本译作。

出版社:联合文学

书名:《黄昏的颜色》

流苏认为,这或许与读者的年龄与心境有关,或许50岁以上读者会特别有感觉。小说书写庸常的老年人生活,很写实很生活化。“可能有些年轻读者会失望,认为这本书语言文字没有什么,没像《画室》那样。但我觉得他回到比较平常,甚至是‘见山还是山’的阶段。某些情节我读完之后,在邻里间,好像所有的小说人物都在身边。”

早报书选2019(按出版日期排列)

译者:黄天怡

鲁白野《马来散记》与《狮城散记》

初选委员从60本本地华文著作中筛选出13本入围作品交予三位决审评审——林康、流苏与陈志锐,于1月4日作最终审议。经过将近三小时的热烈讨论,刘敬贤《漫画之王:陈福财正传》、黄凯德《豹变》、白胜晖《高难任务:吴作栋传》、鲁白野《马来散记》与《狮城散记》、庄钦永《万国地理全集校注》、陈家毅《思慕的城》、刘培芳《天涯想》、林恩和《我城故事》,以及英培安《黄昏的颜色》脱颖而出。

陈志锐说,卡夫是成功走出新加坡的诗人,台湾诗坛常借由卡夫认识新加坡。并期许本地华文出版物以走出去为目标,读者不仅止于新加坡。

2019年适逢新加坡开埠200年纪念,各种历史论述涌现,引导人们思考新加坡作为一个地方的历史应该如何叙述如何展现。

陈志锐也指出黄凯德曾经在晚间报纸工作的经验,为他储备了丰富的民生素材,这本书黄凯德端出很特别,漂亮的菜肴,读者会“被他惊艳,被他惊吓”。他也说本书从编排、设计到文中的社会历史隐喻,都是有所指涉的,是一本非常用力的小说集。流苏则认为,这是一本很柔情的小说。外表粗犷,但很温柔。林康也说,黄凯德的柔情在2018年入选的“dakota”也已经有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本书记述了我对我所知道的城市的一些关怀。不纯粹写建筑,而是比建筑更狂放的事,牵涉很多人文甚至人物。我觉得一个有趣的城市,元素是很多元的。建筑不过是硬体,人的生命力才最重要。还有一样,就是城市的历史所呈现出不同时间的层次,比如伦敦、伊斯坦布尔、上海,是比新创造出来的城市,来得有趣很多。写这本书,也特别追溯我成长的时间。我1980年离开2003年回来,新加坡起了很大变化。有几篇写的是我记忆里的老新加坡,相信我的感怀跟很多新加坡人是一致的,比如桥北路的变化就很惊人。做建筑的我们不免要问,一座城市到底把旧区改造、重建,是不是更好?或,完全保留旧的社区、城市某部分,是不是一定比不去建新的建筑物更佳?城市规划影响人在城市里的生态,也关乎我们对地方的记忆。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在近年快速发展的亚洲,我觉得值得思考。

流苏则说,这三本书一般感觉读者不会有兴趣,但阅读后发现里面很多东西跟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编著者的努力也让人感动。

【创作】

出版社:长河书局

短篇作品已经收录在不少选集里的黄凯德,去年终于推出了第一本小说集《豹变》。林康认为,黄凯德多年来致力经营新加坡乡土,但其实“不是乡土而是乡野,不是寻根是断根。”林康说:“王小波曾说,他看了杜拉斯的《情人》之后,不敢写小说,因为他没看过任何小说能够那么完整……凯德的这本书,很多篇都照顾得很完整。”

书名:《高难任务:吴作栋传》

作者:白胜晖

入选是幸运的,我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可能踩在界限外一点,获选或许代表我们的社会更加成熟,各方面的表现更开放,可以接受不同意见了。爱国心,我们都有,都想让社会国家更好。大家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都在瞎子摸象,我们若能相信各种不同意见,找出不同优缺点,会形成更成熟的社会。我希望新的一代在历史方面没有阴影,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观察,用开放的心,求同存异。我要感谢廖建裕教授、林任君先生、林清如先生的帮助和鼓励。此外,无论在写作或编辑成书的过程,要感谢好友吕瑶良在编辑、校对、设计、插图各方面提供帮助,劳苦功高,居功至伟。

陈志锐也盛赞周星衢基金会的编辑团队充满理想主义,他们的工作不止于编务,也包括对外宣传,积极向学校图书馆引介。

出版社:新加坡文艺协会

陈志锐也很推荐这种结合专业和人文素养的写作视角,陈家毅也展现了东西文化的结合。

编者:周星衢基金会

“早报书选2019”这次选出10本好书,小说、散文、传记、漫画、史料校注,呈现2019年新加坡华文出版的多元面貌。

【结语】

刘培芳(档案照)
刘培芳(档案照)

书名:《思慕的城》

其中《漫画之王》与《高难任务》为翻译作品,鲁白野的两本散记与《万国地理全集校注》则为旧作的重新编注。

林恩和《我城故事》

作者:刘培芳

作者陈家毅的话:

2019年早报书选评审(左起)林康、陈志锐、流苏。
2019年早报书选评审(左起)林康、陈志锐、流苏。

书名:《天涯想》

陈家毅《思慕的城》

黄凯德《豹变》

其实刚开始我很担心这本会写不完,当然我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本,但仍要看身体的状况。最近也在写诗,今年迟一些会出一本诗集。这本小说我做了一次尝试,很多人认为小说要有大时代做背景,但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很多好小说是没有大时代的,只写身边的事、人与人的关系。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就没有写大时代。这是我第一本以叙述者为作家的小说,但主人翁不是我,性格也不像我。他是文学奖出身的,而我不是。当然也有我经验过的东西,说到底小说要靠想象和经验。他也是一个比较冷漠的人,比较孤僻,不参加团体,这点跟我一样。我写的就是我身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能出版,感谢城市书房的林婉菁由始至终的帮助。

流苏认为,刘培芳作品好读,除了文采值得学习,刘培芳的人文情怀、人文思考更值得借鉴。陈志锐也非常佩服刘培芳始终如一的情怀,长期以人文视角关照社会。

刘培芳《天涯想》

作者:鲁白野

出版社:城市书房

学者庄钦永推出厚重的《万国地理全集校注》一书,让读者了解到19世纪初新加坡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周星衢基金会重新发掘1950年代本地作家鲁白野的《马来散记》与《狮城散记》,更让当今读者有机会重新认识被历史掩埋的前辈作家面貌。

编著:庄钦永

作者:黄凯德

林琬绯(档案照)
林琬绯(档案照)

出版日期:2019年5月